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冷冲压(钣金加工)论文--冷冲压工艺论文

大型薄板局部特征成形过程中的凸包开裂与翘曲回弹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插图索引第12-17页
附表索引第17-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0页
   ·引言第18页
   ·数值模拟技术在薄板冲压成形中的应用第18-20页
   ·薄板冲压成形中破裂问题研究现状第20-22页
     ·破裂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第20-21页
     ·破裂问题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薄板冲压成形中回弹问题研究现状第22-28页
     ·回弹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第22-24页
     ·回弹问题的研究现状第24-27页
     ·回弹控制方法研究现状第27-28页
   ·PAM-STAMP 2G 软件简介第28-29页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第2章 模组背板成形过程概述和仿真模型建立以及翘曲回弹机理分析第30-45页
   ·引言第30页
   ·模组背板冲压成形过程概述第30-33页
   ·模组背板冲压成形过程中出现的缺陷概述第33-34页
   ·模组背板冲压成形过程仿真模型建立第34-39页
     ·材料模型第34-36页
     ·屈服准则第36-37页
     ·单元类型第37-38页
     ·接触摩擦模型第38-39页
   ·翘曲回弹原因与机理分析第39-44页
     ·从背板零件本身特点分析翘曲回弹产生的原因第40页
     ·从应力分析角度分析翘曲回弹产生的机理第40-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凸包多步成形与中间构型优化第45-60页
   ·引言第45页
   ·矩形凸包成形分析及开裂解决方案第45-50页
     ·矩形凸包特征提取与仿真模型建立第45-46页
     ·多步成形解决方案第46-50页
   ·多步成形中间构型优化第50-59页
     ·优化参数选取第50页
     ·优化仿真模型建立第50-53页
     ·优化问题定义第53-54页
     ·自适应响应面方法第54-55页
     ·优化结果第55-57页
     ·优化结果验证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基于局部特征的翘曲回弹控制方法研究第60-89页
   ·引言第60页
   ·局部特征分析第60-68页
     ·单个 L 型局部特征分析第61-63页
     ·反对称局部特征分析第63-65页
     ·对称局部特征分析第65-68页
     ·局部特征分析结论第68页
   ·“弯矩抵消”模型翘曲回弹解决方案第68-74页
     ·“弯矩抵消”方法第68-69页
     ·“弯矩抵消”模型第69-70页
     ·特征筋与局部特征下凹方向相同第70-72页
     ·特征筋与局部特征下凹方向相反第72-74页
     ·“弯矩抵消”模型解决方案小结第74页
   ·“波动剪切”模型翘曲回弹解决方案第74-81页
     ·“波动剪切”方法第74-75页
     ·“波动剪切”模型第75-76页
     ·特征筋与局部特征下凹方向相同第76-78页
     ·特征筋与局部特征下凹方向相反第78-81页
     ·“波动剪切”模型解决方案小结第81页
   ·“弯矩抵消”模型与“波动剪切”模型多特征验证第81-88页
     ·验证算例一第82-85页
     ·验证算例二第85-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5章 基于零件整体刚度的翘曲回弹控制方法研究第89-103页
   ·引言第89页
   ·结构刚度与固有频率的联系第89-90页
   ·背板零件自由模态分析第90-92页
     ·背板零件模态分析有限元模型建立第90页
     ·自由模态分析及结果第90-92页
   ·背板零件形貌优化第92-102页
     ·形貌优化介绍第93-94页
     ·设计区域定义第94-95页
     ·优化目标与约束定义第95-97页
     ·加筋方式定义与优化参数选取第97-98页
     ·优化结果第98-101页
     ·优化结果工程可制造化处理及验证第101-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结论与展望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0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及发表的论文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下一篇:铝合金—镀锌钢激光熔钎焊数值模拟及工艺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