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9页 |
一、人民调解制度概述 | 第9-13页 |
(一) 人民调解制度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 人民调解制度的功能 | 第10-13页 |
二、人民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3-16页 |
(一) 我国调解制度溯源 | 第13页 |
(二) 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产生 | 第13-15页 |
(三) 建国后的人民调解制度 | 第15-16页 |
三、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 | 第16-25页 |
(一) 现阶段人民调解制度 | 第16-17页 |
(二) 人民调解制度的基本问题和设计缺憾 | 第17-19页 |
(三) 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第19-25页 |
四、ADR——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之考察 | 第25-31页 |
(一) ADR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 第25-26页 |
(二) 域外国家和台湾地区ADR利用状况简介 | 第26-29页 |
(三) ADR对我国之借鉴意义 | 第29-31页 |
五、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建构的设想 | 第31-42页 |
(一) 大调解制度的实践背景 | 第31-33页 |
(二) 从地方经验的探索谈制度的改革——以吉林为例 | 第33-38页 |
(三)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构想 | 第38-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48-51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