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导言 | 第12-1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步骤 | 第16页 |
·实施方案 | 第16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 第17-18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及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第19-37页 |
·概念说明 | 第19-23页 |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及内容 | 第19页 |
·农业机械化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融资租赁的定义及特征 | 第20-23页 |
·相关理论 | 第23-29页 |
·农业机械化的相关理论 | 第23-27页 |
·融资租赁的相关理论 | 第27-29页 |
·我国农业机械化及融资租赁业务发展历程 | 第29-35页 |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 第29-34页 |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历程 | 第34-35页 |
·我国农业机械领域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35-37页 |
3 融资租赁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可行性分析 | 第37-45页 |
·以融资租赁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意义分析 | 第37-39页 |
·融资租赁可以解决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资金短缺 | 第37-38页 |
·融资租赁规避了农村信用活动中担保不足的问题 | 第38页 |
·融资租赁按需购置农机具紧密联系市场 | 第38-39页 |
·我国农业机械领域融资租赁业务的相关政策与法律环境 | 第39-41页 |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 | 第39-40页 |
·我国融资租赁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 第40-41页 |
·我国融资租赁在农业机械领域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41-43页 |
·融资租赁的节税效果分析 | 第41页 |
·融资租赁的决策分析 | 第41-43页 |
·以融资租赁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案例分析——以福田雷沃重工为例 | 第43-45页 |
4 以融资租赁推进农业机械装备发展的现存主要问题 | 第45-50页 |
·农业机械增速偏低暴露有效需求不足 | 第45-46页 |
·农业机械地区分布差异增加了融资租赁推广难度 | 第46-48页 |
·农村信用缺失影响农业机械融资租赁 | 第48页 |
·农业小规模生产不利于发展农业机械融资租赁 | 第48-50页 |
5 国外融资租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50-57页 |
·国外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状况 | 第50-51页 |
·美国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状况 | 第50-51页 |
·日本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状况 | 第51页 |
·国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 | 第51-55页 |
·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 第52-53页 |
·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 第53-54页 |
·印度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 第54-55页 |
·国外融资租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55-57页 |
6 以融资租赁推进农业机械装备发展的策略研究及政策建议 | 第57-63页 |
·以融资租赁推进农业机械装备发展的策略 | 第57-60页 |
·与农机合作社相结合 | 第57页 |
·与农机租赁公司相结合 | 第57-58页 |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 第58页 |
·结合地区间发展差异 | 第58-59页 |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 第59页 |
·增加有效需求 | 第59-60页 |
·以融资租赁推进农业机械装备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0-63页 |
·推动农机合作社、农机租赁公司的发展 | 第60页 |
·提供多方位的政府扶持 | 第60-61页 |
·构建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 第61页 |
·推动业务创新 | 第61-62页 |
·建立信用监管体系 | 第62页 |
·加强宣传和教育 | 第62-63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