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

自主创新视阈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探究

中文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导论第15-26页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15-16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24页
  (一) 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的研究综述第16-19页
  (二) 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的研究综述第19-21页
  (三) 国内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的研究综述第21-24页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4-26页
第一章 自主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机理分析第26-37页
 一、自主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与内涵界定第26-31页
  (一) 自主创新的提出与内涵界定第26-27页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与内涵界定第27-31页
 二、自主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辩证互动第31-37页
  (一) 自主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第32-34页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第34-37页
第二章 自主创新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演变历程的实证探索第37-52页
 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艰辛历程第37-42页
  (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第37-39页
  (二)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第39-42页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历程第42-48页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进过程第42-44页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呈现的新特点第44-48页
 三、自主创新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脉络及经验总结第48-52页
  (一) 自主创新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脉络第48-49页
  (二) 自主创新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总结第49-52页
第三章 自主创新维度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解读第52-63页
 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语境第52-58页
  (一) 金融危机敲响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警钟第52-55页
  (二) 金融危机打乱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有步伐第55-56页
  (三) 金融危机提供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利契机第56-58页
 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内环境第58-60页
  (一)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第59-60页
  (二)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阻力第60页
 三、自主创新——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第60-63页
  (一) 以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转“危”为“机”的关键因素第60-61页
  (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突破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实困境的必然选择第61-63页
第四章 以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借鉴第63-77页
 一、美国以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解读与教训总结第63-67页
  (一) 美国以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解读第64-66页
  (二) 美国以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教训总结第66-67页
 二、日本以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解读与教训总结第67-70页
  (一) 日本以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解读第68-69页
  (二) 日本以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教训总结第69-70页
 三、印度以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解读与教训总结第70-73页
  (一) 印度以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解读第71-72页
  (二) 印度以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教训总结第72-73页
 四、以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借鉴第73-77页
  (一) 以适度性的自主创新协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调第73页
  (二) 以系统性的自主创新整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第73-75页
  (三) 以适度性与系统性相融合的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75-77页
第五章 自主创新视野下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第77-91页
 一、明确自主创新引领战略,调整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布局第77-80页
  (一) 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第77-79页
  (二) 以创新型国家为基调,统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第79页
  (三) 以评价体系创新为框架,规范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第79-80页
 二、建构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第80-88页
  (一) 建构自主创新的宏观动力系统,将体制创新作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第81-84页
  (二) 建构自主创新的中观动力系统,将产业创新作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桥梁第84-87页
  (三) 建构自主创新的微观动力系统,将企业创新作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点第87-88页
 三、创新协调机制,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第88-91页
  (一) 创新内外协调战略,以“走出去”加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内生性转变第89页
  (二) 创新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协同转变第89-91页
结语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致谢第96-97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7-9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货币政策对韩国的影响研究--对2009-2011年货币政策的分析
下一篇:东亚区域合作中的美国因素--一个历史的分析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