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法国哲学论文--十七、十八世纪哲学论文--卢梭(Rousseau,J.J.1712~1778年)论文

卢梭和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之比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论第11-15页
 (一) 研究人民主权学说的当代意义第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 卢梭人民主权学说的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第11-13页
  2. 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的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第13-14页
  3. 对卢梭和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比较研究的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第14-15页
第一章 卢梭和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的理论概述第15-20页
   ·概念界定第15页
   ·理论渊源第15-20页
     ·古希腊城邦的人民主权学说第16-17页
     ·古代罗马的人民主权学说第17页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民主权学说第17-20页
第二章 卢梭和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的基本内容第20-31页
   ·卢梭人民主权学说的基本内容第20-25页
     ·主权和立法权属于人民第20-21页
     ·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可代表第21-22页
     ·人民主权实现的条件—建立社会契约第22-24页
     ·人民主权实现的基础—“公意”第24-25页
   ·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的基本内容第25-31页
     ·人民通过指派代表参与国家政治第25-27页
     ·人民有权制约国家权力第27-28页
     ·人民享有言论自由第28-29页
     ·人民享有民主选举权和监督权第29-31页
第三章 卢梭和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之比较第31-45页
   ·卢梭和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的融通之处第31-36页
     ·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人民所有第31-32页
     ·人民是国家政策的决策者第32-33页
     ·通过暴力革命实现人民主权第33-36页
   ·卢梭和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的不同之处第36-45页
     ·对“人民”概念范围的界定第36-37页
     ·卢梭的历史唯心主义立场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第37-38页
     ·卢梭的直接式民主选举与马克思的“代议制”民主选举第38-42页
     ·对人民主权政治形态的最终走向认识不同第42-45页
第四章 卢梭和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的当代价值第45-52页
   ·卢梭人民主权学说在中国的现实诉求第45-48页
     ·卢梭的直接选举制对中国“村民自治”的借鉴作用第45-47页
     ·卢梭直接民主的历史局限性及应对措施第47-48页
   ·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在中国的现实诉求第48-52页
     ·马克思的“代议制”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启示第49-50页
     ·“代议制”民主的历史局限性及应对措施第50-52页
结束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印度尼西亚华文报所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之研究--以《印尼星洲日报》为例
下一篇:《论语》中德育方法的当代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