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合金薄板焊缝性能及旋压组织性能演变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C-276焊接工艺特点 | 第9-14页 |
| ·C-276主要焊接特性 | 第10-11页 |
| ·C-276主要焊接技术措施 | 第11-14页 |
| ·焊接及旋压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 ·TIG的特点及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 ·旋压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镍基合金薄板焊缝性能研究 | 第18-39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焊接试验平台的构建 | 第18-19页 |
| ·实验原理和要求 | 第19-20页 |
| ·实验条件和设备 | 第20-21页 |
| ·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和试样制备 | 第21-22页 |
| ·焊接工艺参数选择 | 第21-22页 |
| ·试样制备 | 第22页 |
| ·C-276板材焊接前后组织与性能研究 | 第22-38页 |
| ·X射线探伤检验 | 第22-23页 |
| ·焊缝组织结构 | 第23-25页 |
| ·焊缝拉伸性能 | 第25-27页 |
| ·焊缝断口分析 | 第27-28页 |
| ·焊缝显微硬度检测 | 第28-30页 |
| ·焊缝抗腐蚀性能 | 第30-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镍基合金薄板焊接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39-58页 |
| ·引言 | 第39-40页 |
| ·温度场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40-43页 |
| ·焊接热过程有限元分析 | 第40-41页 |
| ·数学模型 | 第41-43页 |
| ·热弹塑性基本理论分析 | 第43-46页 |
| ·热弹塑性的增量本构关系 | 第44-45页 |
| ·单元刚度矩阵以及等效节点载荷的形成 | 第45-46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6-53页 |
| ·有限元划分网格及边界条件定义 | 第46-47页 |
| ·材料特性定义 | 第47-48页 |
| ·热源模型 | 第48-49页 |
| ·焊接热源利用率的确定 | 第49-51页 |
| ·焊接过程准稳态的判定 | 第51-53页 |
| ·焊接过程温度场及应力场分布规律 | 第53-55页 |
| ·实验检测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薄壁焊接筒旋压组织性能演变规律 | 第58-69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试件准备 | 第58-59页 |
| ·薄壁焊接筒旋压后组织性能演变 | 第59-68页 |
| ·X射线检验探伤 | 第59页 |
| ·组织结构的演变 | 第59-61页 |
| ·拉伸强度的演变 | 第61-63页 |
| ·断口形貌演变 | 第63页 |
| ·抗腐蚀性能演变 | 第63-66页 |
| ·减薄旋压对材料成分均匀性影响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总结 | 第69-70页 |
| ·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