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导论 | 第13-2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养老基金个人投资选择权及其运作机制研究 | 第20-32页 |
·养老保险基金的不同管理模式及其对投资的要求 | 第20-22页 |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 | 第20-21页 |
·确定给付制和确定缴费制 | 第21-22页 |
·养老基金个人投资选择权的理论阐释 | 第22-24页 |
·个人账户的私有产权属性 | 第22-23页 |
·集中决策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 第23页 |
·理性人假设与个性化需求 | 第23-24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的选择类型及运行机制分析 | 第24-32页 |
·养老基金个人投资选择权的三种类型 | 第24-25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运行机制研究 | 第25-32页 |
3. 养老基金个人投资选择权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启示 | 第32-56页 |
·智利个人账户投资管理体制及个人投资选择权分析 | 第32-37页 |
·智利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体制 | 第32-33页 |
·智利养老基金个人投资选择权的实现方式分析 | 第33-34页 |
·智利养老基金个人投资选择权的实施效果分析 | 第34-37页 |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投资管理体制及个人投资选择权分析 | 第37-40页 |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投资管理体制 | 第37-38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实现方式——公积金投资计划(CPFIS) | 第38-39页 |
·中央公积金制度实施效果分析 | 第39-40页 |
·瑞典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及选择权分析 | 第40-43页 |
·积累制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管理模式 | 第40-41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实现方式的分析 | 第41-42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的实施效果分析 | 第42-43页 |
·美国401(K)计划的投资模式及个人投资选择权分析 | 第43-47页 |
·401(k)计划的运作模式 | 第43-44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的具体阐述 | 第44-45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的实施效果 | 第45-47页 |
·国际比较及经验启示 | 第47-56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制度的优缺点总结 | 第47-49页 |
·影响个人投资选择权制度设计的因素分析 | 第49-54页 |
·个人行使投资选择权的约束条件 | 第54-56页 |
4.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养老基金个人投资选择权分析 | 第56-66页 |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其在投资领域的应用研究 | 第56-59页 |
·“有限理性”假设的提出与行为金融学的兴起 | 第56-57页 |
·行为金融学在投资领域的应用研究 | 第57-59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实施效果的行为金融学解释及启示 | 第59-66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实施效果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 第59-64页 |
·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启示 | 第64-66页 |
5. 个人投资选择权在中国的适用性与发展前景 | 第66-76页 |
·中国个人账户制养老金计划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66-70页 |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66-69页 |
·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69-70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 第70-73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的国际经验与教训给中国的启示 | 第70-71页 |
·个人账户基金在中国的特殊性 | 第71-73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 第73-76页 |
·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施养老基金多渠道投资 | 第74页 |
·完善企业年金投资方式,创造条件逐步提供个人投资选择权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后记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