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单位犯罪概说 | 第9-13页 |
一、单位犯罪之演变 | 第9-10页 |
二、单位犯罪之概念 | 第10-13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渎职犯罪法律体系之缺陷 | 第13-16页 |
一、渎职罪主体之立法现状 | 第13-14页 |
二、症结及出路 | 第14-16页 |
第三章 渎职罪设立单位犯罪之立法论证 | 第16-25页 |
一、作为法律拟制之单位犯罪 | 第16-17页 |
二、单位渎职行为的刑事当罚性 | 第17-19页 |
三、单位渎职犯罪的刑事可罚性 | 第19-21页 |
四、单位渎职犯罪的特征 | 第21-22页 |
(一) 渎职侵权类单位犯罪的主体特征 | 第21页 |
(二) 渎职侵权类单位犯罪的主观特征 | 第21页 |
(三) 渎职侵权类单位犯罪的客观特征 | 第21-22页 |
五、单位渎职犯罪立法的积极作用 | 第22-23页 |
(一) 有利于对国家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是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 | 第22页 |
(二) 有利于完善我国刑事法律体系,填补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疏漏,加强对渎职侵权类犯罪的打击力度 | 第22-23页 |
(三) 有利于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充分行使检察权,维护司法公正 | 第23页 |
六、立法路径 | 第23-25页 |
结语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