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五种绿地植物蒸散量及灌溉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节水灌溉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 第7-8页 |
·节水灌溉与灌溉制度的制定 | 第8-9页 |
·节水灌溉与蒸散的关系 | 第9-13页 |
·草坪蒸散的研究 | 第9-11页 |
·灌木蒸散的研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22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5-16页 |
·试验材料 | 第16-17页 |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19页 |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计算方法 | 第18-19页 |
·实际蒸散量的测定方法 | 第19页 |
·作物系数的确定方法 | 第19页 |
·生理和生长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19-21页 |
·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不同水分梯度下绿地植物蒸散量及生理响应 | 第22-48页 |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计算 | 第22页 |
·不同水分梯度下草坪草的蒸散量变化 | 第22-27页 |
·草坪草的月蒸散量变化 | 第22-24页 |
·草坪草的日蒸散量变化 | 第24-27页 |
·不同水分梯度下草坪草的生长生理指标 | 第27-36页 |
·不同水分梯度下草坪草的生长指标 | 第27-30页 |
·不同水分梯度对草坪草的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水分梯度对草坪草的生长速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水分梯度对草坪草的色泽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水分梯度下草坪草的生理指标 | 第30-36页 |
·不同水分梯度对草坪草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水分梯度对草坪草的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水分梯度对草坪草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水分梯度对草坪草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水分梯度对草坪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不同水分梯度对草坪草的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水分梯度下3种灌木的蒸散量变化 | 第36-40页 |
·灌木的日蒸散量变化 | 第36-38页 |
·灌木的月蒸散量变化 | 第38-40页 |
·不同水分梯度下3种灌木的生理响应 | 第40-43页 |
·不同水分梯度对灌木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不同水分梯度对灌木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草坪草和灌木作物系数的确定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8页 |
第四章 实地调查试验 | 第48-55页 |
·土壤容重测定 | 第48页 |
·不同绿地类型土壤水分变化测定 | 第48-53页 |
·盆栽试验与实地调查试验的关系 | 第53-55页 |
·盆栽试验与实地调查试验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页 |
·盆栽试验与实地调查试验的差异性分析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灌溉制度的拟定 | 第55-59页 |
·灌溉制度的含义 | 第55页 |
·灌溉制度拟定参数的确定 | 第55-56页 |
·作物需水量的确定 | 第55页 |
·不同时期灌水梯度的确定 | 第55页 |
·有效降雨量的确定 | 第55-56页 |
·计划湿润层厚度的确定 | 第56页 |
·灌溉制度的拟定 | 第56-58页 |
·灌溉制度的计算公式 | 第56页 |
·灌水定额的计算 | 第56-57页 |
·草坪草灌溉制度的拟定 | 第57页 |
·灌木灌溉制度的拟定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9-63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68页 |
导师简介 | 第68-69页 |
校外导师简介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