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空间资产特别问题议定书草案》概述 | 第10-18页 |
一、《移动设备国际利益公约》概述 | 第10-13页 |
(一) 《移动设备国际利益公约》与《空间资产特别问题议定书》之间的关系 | 第10-11页 |
(二) 《公约》的起草背景 | 第11页 |
(三) 《公约》的起草过程 | 第11-12页 |
(四) 《公约》及相关议定书的生效和批准情况 | 第12-13页 |
二、《空间资产特别问题议定书草案》起草情况概述 | 第13-18页 |
(一) 《空间议定书》起草背景 | 第13-14页 |
(二) 《空间议定书》起草过程 | 第14-18页 |
第二章 议定书的适用范围 | 第18-30页 |
一、适用的空间资产范围 | 第18-22页 |
(一) 《空间资产议定书草案初稿》关于"空间资产"的定义 | 第18页 |
(二) 《空间资产议定书草案初稿》中"空间资产"定义的背景 | 第18-19页 |
(三) "空间物体"与"空间资产" | 第19-20页 |
(四) 空间资产的定义是否应包含空间物体的零部件 | 第20-22页 |
二、适用的"债务人权利"和"相关权利"的范围和转让 | 第22-2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22-23页 |
(二) 政府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 第23-24页 |
(三) 指导委员会的意见 | 第24-26页 |
三、以登记为目的的空间资产的识别 | 第26-3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26-28页 |
(二) 指导委员会的讨论意见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议定书与现有外层空间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 | 第30-34页 |
一、现有国际空间法条约 | 第30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30-31页 |
三、空间议定书与《外空条约》的关系 | 第31-32页 |
四、与《责任公约》的关系 | 第32-33页 |
(一) 责任的承担主体 | 第32页 |
(二) 关于"发射国"的定义问题 | 第32-33页 |
五、管辖权问题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空间资产国际利益登记制度和监督机构 | 第34-42页 |
一、空间资产国际利益登记制度 | 第34-35页 |
二、监督机构 | 第35-36页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36-37页 |
四、联合国担任监督机构的合理性分析 | 第37-42页 |
(一) 联合国担任监督机构是否存在法律和政治障碍 | 第37-38页 |
(二) 联合国内的责任划分 | 第38-41页 |
(三) 联合国担任监督机构职能的实施方案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