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论苏童小说的市井叙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市井叙事探微 | 第8-11页 |
(一) 市井叙事相关概念阐释 | 第8页 |
(二) 市井叙事的流变 | 第8-10页 |
(三) 市井叙事的文化价值 | 第10-11页 |
二、苏童小说市井叙事的文本呈现 | 第11-19页 |
(一) 孤独寂寞的市井人物 | 第11-15页 |
1. 孤独的香椿树少年 | 第12-13页 |
2. 孤独红粉的文学想象 | 第13-15页 |
(二) 宿命悲观的市井生存哲学 | 第15-17页 |
(三) 纷繁杂乱的市井风情画 | 第17-19页 |
1. 街道 | 第17-18页 |
2. 河流 | 第18-19页 |
3. 桥,铁路桥 | 第19页 |
三、苏童小说市井意识的根源 | 第19-30页 |
(一) 文化传承 | 第19-22页 |
1. 中国文化的影响 | 第19-21页 |
2. 西方文化的影响 | 第21-22页 |
(二) 地域文化的影响 | 第22-27页 |
1. 细腻委婉的江南小城语言 | 第23-24页 |
2. 倾向"女性化"的世俗叙事 | 第24-26页 |
3. 南方小城特有的世俗风貌 | 第26-27页 |
(三) 作家创作心理的自然选择 | 第27-30页 |
1. 孤独寂寞的童年记忆 | 第28页 |
2. 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