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族型科学家隐性知识的维度及其传递优势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问题 | 第8-14页 |
| ·论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 ·本研究的思路框架 | 第15-17页 |
| 2. 家族型科学家的隐性知识维度分析 | 第17-26页 |
| ·家族型科学家隐性知识维度特征及类别 | 第17-19页 |
| ·家族型科学家隐性知识的价值维度 | 第19-21页 |
| ·家族型科学家隐性知识的情感维度 | 第21-24页 |
| ·家族型科学家隐性知识的趋善维度 | 第24-26页 |
| 3. 家族型科学家隐性知识传递的优势 | 第26-38页 |
| ·家族型科学家隐性知识的传递及其优势积累 | 第26-30页 |
| ·家族型科学家隐性知识传递的时间补偿优势 | 第30-31页 |
| ·家族型科学家隐性知识传递的空间补偿优势 | 第31-35页 |
| ·家族型科学家隐性知识传递情感补偿优势 | 第35-38页 |
| 4. 家族型科学家隐性知识传递的若干启示 | 第38-43页 |
|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父母素质的要求 | 第38-40页 |
| ·父母要对孩子保持良好的态度 | 第40-41页 |
| ·注重孩子隐性知识的获取 | 第41页 |
| ·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起来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