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25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9-14页 |
(一) 病例来源及筛选流程 | 第9-10页 |
(二) 性别分布 | 第10-11页 |
(三) 年龄分布 | 第11页 |
(四) 职业分析 | 第11页 |
(五) 糖尿病病程分布 | 第11-12页 |
(六) 病情程度分布 | 第12页 |
(七) 并发症分布 | 第12页 |
(八) 症状体征比较 | 第12-14页 |
二、 病例选择 | 第14-17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二) 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分级 | 第15-16页 |
(三) 试验病例标准 | 第16-17页 |
三、 治疗方法 | 第17-18页 |
(一) 分组方法 | 第17页 |
(二) 基础治疗 | 第17页 |
(三) 治疗药物及服用方法 | 第17-18页 |
(四) 疗程 | 第18页 |
四、 观察指标 | 第18-19页 |
(一) 安全性观察指标 | 第18页 |
(二) 疗效性观察指标 | 第18页 |
(三) 不良反应 | 第18-19页 |
五、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9-20页 |
(一) 糖尿病肾病疗效评定标准 | 第19页 |
(二)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 第19页 |
(三)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第19页 |
(四) 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19页 |
(五) 依从性评价 | 第19-20页 |
六、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20页 |
七、 临床研究结果 | 第20-25页 |
(一) 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疗效 | 第20-21页 |
(二) 对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 第21页 |
(三) 对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 第21-22页 |
(四) 对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的影响 | 第22页 |
(五) 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 第22-23页 |
(六)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的比较! | 第23页 |
(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素与一氧化氮的变化比较 | 第23页 |
(八) 临床综合疗效 | 第23-24页 |
(九) 依从性评价 | 第24页 |
(十) 安全性指标分析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46页 |
一、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 | 第25-32页 |
(一) 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研究: | 第25-28页 |
(二) 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研究 | 第28-32页 |
二、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第32-36页 |
(一)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病名的认识: | 第32-33页 |
(二)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33-35页 |
(三) 对治则治法的认识 | 第35-36页 |
三、 糖肾宁方药分析 | 第36-44页 |
(一) 导师对DN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36页 |
(二) DN治则治法的确立 | 第36-37页 |
(三) 糖肾宁方药组成功效 | 第37-44页 |
四、 疗效及机理分析 | 第44-46页 |
(一) 对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体征的疗效 | 第44页 |
(二) 对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的疗效 | 第44页 |
(三) 对24小时尿蛋白和肾功能的调节作用 | 第44页 |
(四) 对血压的调节作用 | 第44-45页 |
(五) 改善糖尿病肾病炎症状态 | 第45页 |
(六)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详细摘要 | 第53-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