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际背景 | 第9页 |
·国内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及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小额信贷的小组联保机制 | 第19页 |
·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 | 第19页 |
·绩效及绩效评价 | 第19-20页 |
·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的生成机理 | 第20-22页 |
·“第三方担保的需求——供给”的生成路径分析 | 第20-21页 |
·对第三方担保的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的运行机理 | 第22-26页 |
·自动瞄准机制 | 第22-23页 |
·双向监督机制 | 第23-24页 |
·担保替代机制 | 第24页 |
·还款共生机制 | 第24-25页 |
·多方共赢机制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6-37页 |
·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26-27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26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26页 |
·全面性与重要性原则 | 第26-27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7页 |
·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7-34页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分层设计 | 第28页 |
·金融机构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 | 第28-30页 |
·农户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 | 第30-34页 |
·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4-37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34-35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结果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37-47页 |
·数据来源和被调查地区概况 | 第37-39页 |
·数据来源 | 第37页 |
·调查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 第37-38页 |
·调查地区农村信用社概况 | 第38页 |
·样本农户概况 | 第38-39页 |
·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绩效的测算 | 第39-43页 |
·综合指数分析法 | 第39-40页 |
·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绩效指标值的计算 | 第40-41页 |
·两地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绩效指标值对比 | 第41-43页 |
·绩效测算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金融机构层面绩效的时序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宁阳县和岱岳区绩效对比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47页 |
·对策建议 | 第47-50页 |
·重构农业保险体系 | 第47-48页 |
·构建多样化的农户联保模式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