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4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 ·农村劳动力 | 第19页 |
| ·农村剩余劳动力 | 第19页 |
| ·教育培训 | 第19页 |
| ·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19-20页 |
|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第20页 |
| 4 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 ·人力资本 | 第20-21页 |
| ·教育学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页 |
| ·劳动力资源配置 | 第22-23页 |
| 5 研究的主要方法、内容及思路 | 第23-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研究思路 | 第24页 |
| 6 可能的创新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湖南农村劳动力及其转移培训的总体描述 | 第25-31页 |
| 1 湖南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特征 | 第25-27页 |
| ·农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 第25-26页 |
| ·农村人口的素质较低,影响劳动力的转移 | 第26-27页 |
| ·农村劳动力的结构不合理 | 第27页 |
| 2 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总体概况 | 第27-31页 |
| ·培训人数 | 第27-28页 |
| ·培训机构 | 第28页 |
| ·培训内容 | 第28-29页 |
| ·培训的方式 | 第29页 |
| ·培训的经费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1-43页 |
| 1 调查说明与问卷设计 | 第31-32页 |
| ·调查地点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 ·问卷设计及调查范围 | 第32页 |
| 2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 ·接受培训的范围狭窄 | 第32-33页 |
| ·农民接受转移培训的意识不强 | 第33-34页 |
| ·培训机构的师资、资金缺乏 | 第34-35页 |
| ·培训效果不明显 | 第35-36页 |
| ·企业、社会组织缺乏对农民工进行培训 | 第36页 |
| ·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 第36页 |
| 3 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3页 |
| ·农民自身方面的因素 | 第36-37页 |
| ·培训机构方面的因素 | 第37-38页 |
| ·政府管理方面的因素 | 第38-41页 |
| ·其他方面的因素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阳光工程”项目为例 | 第43-50页 |
| 1 项目概况 | 第43-44页 |
| 2 项目特色 | 第44-46页 |
| ·把职业培训延伸到农民家庭 | 第44-45页 |
| ·为农民工上门“充电” | 第45页 |
| ·首创“工学交替”学历培训模式 | 第45-46页 |
| 3 项目开展所取得的经验 | 第46-47页 |
| ·领导重视 | 第46页 |
| ·校企联动 | 第46-47页 |
| ·共同参与 | 第47页 |
| ·经费保障 | 第47页 |
| 4 项目开展所带来的启示 | 第47-50页 |
| ·教育培训程度与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关系 | 第47-48页 |
| ·教育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关系 | 第48页 |
| ·教育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的关系 | 第48-49页 |
| ·教育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其他关系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原则与对策 | 第50-60页 |
| 1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原则 | 第50-52页 |
| ·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 第50-51页 |
| ·培训多管齐下的原则 | 第51页 |
| ·“以人为本”、灵活便民的原则 | 第51页 |
| ·分类培训的原则 | 第51-52页 |
| ·适用效能的原则 | 第52页 |
| 2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 第52-60页 |
| ·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机制 | 第52-53页 |
| ·建立完善、合理的转移培训动力机制 | 第53页 |
| ·建立合理的、实用的转移培训机制 | 第53-55页 |
| ·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的转移培训供给机制 | 第55-57页 |
| ·完善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机制 | 第57-58页 |
| ·建立健全转移培训的评估机制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附录 | 第63-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