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发电机、大型发电机组(总论)论文

并列结构混合励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提出和基本特点第14-15页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混合励磁HESM 在航空电源系统中的应用第16-17页
   ·整流电路类型与特点第17-18页
   ·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并列结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第20-26页
   ·并列结构HESM 结构的提出第20-24页
     ·并列结构HESM 的基本结构第20-22页
     ·并列结构HESM 的工作原理第22-23页
     ·并列结构HESM 的特点第23-24页
   ·并列结构HESM 的磁场分布特点第24-25页
     ·并列结构HESM 的两部分磁路第24页
     ·气隙磁场调节原理与励磁电流方向定义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并列结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静磁场分析第26-49页
   ·并列结构HESM 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第26-28页
     ·电机电磁场计算的有限元方法第26-27页
     ·并列结构HESM 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建立第27-28页
   ·并列结构HESM 三维有限元静磁场分析第28-33页
     ·并列结构HESM 永磁部分磁场分析第28-30页
     ·并列结构HESM 电励磁部分磁场分析第30-32页
     ·并列结构HESM 电励磁部分气隙磁场调节性能研究第32-33页
   ·电励磁部分气隙磁场调节范围变化规律第33-39页
     ·不同定子铁心长度下的气隙磁场调节范围第33-37页
     ·定子铁心长度设计规律第37-39页
   ·并列结构HESM 的轴向漏磁及其影响第39-47页
     ·轴向漏磁的存在及漏磁通路径第39-41页
     ·不同励磁下的轴向漏磁三维有限元仿真第41-45页
     ·轴向漏磁对电励磁部分气隙磁场调节的影响第45页
     ·双向励磁电流下的轴向漏磁第45-46页
     ·轴向漏磁对永磁部分气隙磁场的影响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新型整流电路工作特性研究第49-72页
   ·六相双Y 整流电路的结构原理与特点第49-58页
     ·六相双Y 整流电路的研究现状第49页
     ·六相双Y 整流电路结构与原理的理论分析第49-52页
     ·六相双Y 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场路耦合模型第52页
     ·六相双Y 永磁无刷直流发电系统的有限元分析与实验验证第52-58页
   ·基于零式整流电路的新型12 相永磁无刷直流发电系统第58-61页
     ·共阳极连接12 相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第58-60页
     ·电枢绕组设计原则第60-61页
     ·12 相零式整流电路的特点第61页
   ·12 相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瞬态场路耦合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第61-66页
     ·12 相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场路耦合模型第61页
     ·12 相永磁无刷直流发电系统的有限元分析与实验验证第61-66页
   ·两种整流模式下发电系统的对比分析第66-71页
     ·整流系数与二极管电流应力第66-67页
     ·谐波含量分析第67-68页
     ·电机损耗对比第68-70页
     ·容错能力分析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基于3D 瞬态场分析的并列结构混合励磁无刷直流发电机输出特性研究第72-80页
   ·并列结构混合励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场路结合模型第72-73页
   ·空载特性与实验验证第73-75页
   ·外特性与实验验证第75-77页
   ·永磁部分与电励磁部分转子相对位置问题第77-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80页
   ·后续研究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8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作:电影文学剧本《二次选择》论文:在“选择”困境中创造人物—简论“沈志远”的人物创作
下一篇:非并网风电监控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