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禁止令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第2章 刑法中的禁止令概述 | 第9-16页 |
·禁止令的概念、性质以及特点 | 第9-13页 |
·禁止令的概念 | 第9-10页 |
·禁止令的性质 | 第10-11页 |
·禁止令的特点 | 第11-13页 |
·禁止令的意义 | 第13-16页 |
·禁止令有利于完善管制刑和缓刑 | 第13-14页 |
·禁止令有利于促进社区矫正的发展 | 第14-15页 |
·禁止令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第15-16页 |
第3章 禁止令的适用 | 第16-26页 |
·禁止令的适用对象 | 第16-17页 |
·禁止令的适用条件 | 第17-19页 |
·禁止令应具有关联性 | 第18页 |
·禁止令应具有预防性 | 第18-19页 |
·禁止令应具有可行性 | 第19页 |
·禁止令的适用内容 | 第19-24页 |
·禁止从事特定的活动 | 第20-21页 |
·禁止进入特定区域、场所 | 第21-22页 |
·禁止接触特定的人 | 第22-24页 |
·禁止令的形式 | 第24-25页 |
·禁止令的适用期限及其溯及力 | 第25-26页 |
第4章 禁止令的执行 | 第26-32页 |
·禁止令的执行机关 | 第26-27页 |
·禁止令的执行监管 | 第27-30页 |
·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监控 | 第28页 |
·开设“中途之家”进行监管 | 第28-29页 |
·充分调动监护人进行监控 | 第29页 |
·定期要求犯罪分子汇报情况 | 第29-30页 |
·禁止令的执行监督 | 第30-32页 |
·以同步监督为主,事后监督为辅 | 第30页 |
·以主动监督为主,被动监督为辅 | 第30-32页 |
第5章 司法机关在禁止令中的衔接 | 第32-36页 |
·司法机关在禁止令中的职能 | 第32-34页 |
·公安机关在禁止令中的职能 | 第32页 |
·检察机关在禁止令中的职能 | 第32-33页 |
·审判机关在禁止令中的职能 | 第33页 |
·司法行政机关在禁止令中的职能 | 第33-34页 |
·禁止令的衔接 | 第34-36页 |
·审前调查程序 | 第34页 |
·创设社区矫正工作室 | 第34-35页 |
·事后补救程序 | 第35-36页 |
第6章 违反禁止令的法律责任及其救济 | 第36-39页 |
·违反禁止令的法律责任 | 第36-37页 |
·管制犯违反禁止令的法律责任 | 第36页 |
·缓刑犯违反禁止令的法律责任 | 第36-37页 |
·管制犯、缓刑犯违反禁止令法律责任之比较 | 第37页 |
·禁止令的救济 | 第37-39页 |
第7章 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