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小额贷款公司概述第11-22页
 一、 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含义及特征第11-13页
  (一) 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含义第11页
  (二) 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特征第11-13页
 二、 小额贷款公司与相关组织的区别第13-15页
  (一) 小额贷款公司与“地下钱庄”的区别第13-14页
  (二) 小额贷款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区别第14-15页
  (三) 小额贷款公司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区别第15页
 三、 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价值分析第15-18页
  (一) 增加了资金的有效供给,有利于解决微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第15-16页
  (二) 优化了现有的金融结构,有利于建立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第16页
  (三) 遏制了“地下非法融资”,有利于规范民间借贷第16-17页
  (四) 丰富了小额信贷的形态,有利于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第17-18页
 四、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与发展第18-22页
  (一) 试点初期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1996 年)第18页
  (二) 政策性小额信贷扶贫项目阶段(1997 年到 2000 年)第18-19页
  (三) 金融机构主导项目推广阶段(2000 年到 2005 年)第19页
  (四) 探索商业化小额信贷阶段(2005 年至今)第19-22页
第二章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制度设计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第22-32页
 一、 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规范性文件法律位阶不高第22-25页
  (一) 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业务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第23页
  (二) 《指导意见》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所设定的行政许可违反了上位法的规定第23-24页
  (三) 现行立法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行政处罚权的设置存在缺陷第24-25页
 二、 资金来源受限第25-26页
 三、 金融机构地位未被确立第26-28页
  (一) 税收负担过重第26-27页
  (二) 不能接入银行征信系统第27页
  (三) 融资成本过高第27-28页
 四、 监管限制过多第28-30页
  (一) 经营区域限制第28页
  (二) 业务范围限制第28-29页
  (三) 转制升级限制第29页
  (四) 关于最高利率限制问题第29-30页
 五、 风险控制能力不强第30-32页
  (一) 信用风险第30-31页
  (二) 操作风险第31页
  (三) 法律风险第31-32页
第三章 完善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第32-42页
 一、 完善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体系第32-33页
 二、 建立多元化和可持续性的融资渠道第33-36页
  (一) 适当提高向银行融资的比率第33-34页
  (二) 适度放开对小额贷款公司股东身份和股权结构的限制第34-35页
  (三) 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吸收部分公众的存款第35-36页
 三、 确立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地位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第36-37页
  (一) 加大税收优惠与补贴第36页
  (二) 接入银行征信系统第36-37页
  (三) 降低融资成本第37页
 四、 减少或取消相关限制第37-38页
  (一) 取消经营区域限制第37页
  (二) 明确规定业务范围第37-38页
  (三) 减少转制升级限制第38页
 五、 完善风险控制措施第38-42页
  (一) 加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第38-39页
  (二) 加强小额贷款公司内部风险控制第39-40页
  (三) 加强外部监管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5-46页
谢辞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椎体内裂隙样变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意义
下一篇: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