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重要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国内外地方保护主义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现代企业制度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西方企业制度的演变过程 | 第12页 |
·国内现代企业制度演变过程 | 第12-13页 |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 第13-14页 |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14页 |
2 新疆兵团植棉团场设卡问题基本情况 | 第14-22页 |
·新疆兵团概况 | 第14-15页 |
·新疆兵团植棉团场的基本情况 | 第15-19页 |
·新疆兵团植棉团场的组织管理结构 | 第15-17页 |
·新疆兵团团场生产经营情况 | 第17-18页 |
·新疆兵团团场改革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棉花是新疆兵团重要的经济来源 | 第19-20页 |
·新疆兵团植棉团场设卡现象属于地方保护主义 | 第20-22页 |
3 新疆兵团植棉团场设卡的危害性分析 | 第22-26页 |
·政企不分,弱化了市场机制 | 第22-23页 |
·机制不顺,团场和农场职工关系没有理顺 | 第23-24页 |
·资源浪费,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 | 第24-25页 |
·体制的特殊性,激化了植棉团场和职工之间的矛盾 | 第25-26页 |
4 新疆兵团植棉团场设卡成因 | 第26-34页 |
·新疆兵团团场的特殊性 | 第26-30页 |
·新疆兵团团场的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不分 | 第26-27页 |
·新疆兵团团场和农场职工关系没有理顺 | 第27-28页 |
·新疆兵团政府职能不完善、不健全 | 第28-30页 |
·新疆兵团历史原因 | 第30-32页 |
·存在着新疆兵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自独立发展的思想 | 第30-31页 |
·团场干部惯性思维的影响 | 第31页 |
·新疆兵团内部的高度计划性 | 第31-32页 |
·团场法制观念淡漠 | 第32-34页 |
·无视职工的合法权益 | 第32-33页 |
·职工和团场地位不平等 | 第33-34页 |
5 加快新疆兵团植棉团场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要性 | 第34-37页 |
·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 | 第34-35页 |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第35页 |
·有利于职工福利最大化 | 第35-36页 |
·有利于推进团场行政和企业职能的分离 | 第36页 |
·符合国家和新疆关于棉花流通的政策 | 第36-37页 |
6 新疆兵团植棉团场转换经营机制途径 | 第37-49页 |
·明确政企职责,推进植棉团场转变职能 | 第38-40页 |
·明确团场的政府职能 | 第38-39页 |
·明确团场的企业职能 | 第39页 |
·明确团场的社会管理职能 | 第39-40页 |
·明确产权关系,奠定团场经营机制转换的基础 | 第40-42页 |
·对团场和棉花加工厂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 第40页 |
·棉花加工厂推向市场 | 第40-41页 |
·明确团场职工的经营主体地位 | 第41-42页 |
·改善外部环境,为团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保障 | 第42-45页 |
·国家、兵团加大对团场办社会的补贴力度 | 第42页 |
·形成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共同发展的局面 | 第42-44页 |
·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 | 第44页 |
·进一步改革对团场的考核体系 | 第44-45页 |
·推进配套改革,为团场转换经营机制创造条件 | 第45-47页 |
·循序渐进逐步放开棉花收购市场 | 第45-46页 |
·推进兵团财政体制创新 | 第46页 |
·推进兵团财税体制创新 | 第46页 |
·推进棉麻系统改革 | 第46-47页 |
·调整组织结构,构建公司治理结构 | 第47-49页 |
7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