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1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第12-39页 |
| ·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 | 第12-21页 |
|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 | 第12-14页 |
|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 第14-15页 |
|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 | 第15-16页 |
| ·多氯联苯对土壤的污染 | 第16-18页 |
| ·多环芳烃对土壤的污染 | 第18-20页 |
| ·有机氯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 第20-21页 |
| ·有机化合物土/气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 | 第21-31页 |
| ·土/气分配系数的定义 | 第21页 |
| ·土/气分配系数的环境意义 | 第21页 |
| ·影响土/气分配系数的主要因素 | 第21-31页 |
| ·土/气分配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31-34页 |
| ·单参模型 | 第31-32页 |
| ·多参数模型 | 第32-34页 |
| ·土/气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 | 第34-37页 |
| ·批实验 | 第34页 |
| ·气相色谱柱实验 | 第34-35页 |
| ·固相逸度计 | 第35-37页 |
| ·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37-39页 |
|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37页 |
| ·研究意义 | 第37页 |
| ·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 2 三氯乙烯土/气分配系数的研究 | 第39-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9页 |
|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39-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7页 |
|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 ·TCE标准曲线及回收率 | 第42-43页 |
| ·TCE土相浓度均一性 | 第43页 |
| ·TCE分配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43-44页 |
| ·TCE土/气分配系数与温度间关系 | 第44-45页 |
| ·TCE有机碳标准化土/气分配系数 | 第45-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3 多氯联苯土/气分配系数的研究 | 第48-8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53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8页 |
|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48-53页 |
| ·数据处理 | 第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79页 |
| ·Aroclorl242(Tech)的组成 | 第53-56页 |
| ·标准曲线和回收率 | 第56-59页 |
| ·实验可靠性验证 | 第59-60页 |
| ·PCBs的K_(SA)测定结果 | 第60-65页 |
| ·温度对PCBs土/气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65-71页 |
| ·PCBs理化性质对其土/气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71-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4 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土/气分配系数的研究 | 第80-96页 |
| ·实验部分 | 第80-83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80页 |
| ·实验仪器 | 第80页 |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80-82页 |
| ·分析方法 | 第82-83页 |
| ·数据处理 | 第8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3-95页 |
| ·目标物的确定 | 第83-85页 |
| ·标准曲线和回收率 | 第85-87页 |
| ·实验可靠性验证 | 第87页 |
| ·PAils和OCs土/气分配系数的测定结果 | 第87-89页 |
| ·温度对PAHs和OCs土/气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89-92页 |
| ·PAHs和OCs的理化性质对土/气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92-95页 |
| ·小结 | 第95-96页 |
| 5 油复合污染土壤中六氯苯土/气分配系数的研究 | 第96-119页 |
| ·实验部分 | 第96-100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96页 |
| ·实验仪器 | 第96页 |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96-98页 |
| ·分析方法 | 第98-100页 |
| ·数据处理 | 第10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18页 |
| ·标准曲线和回收率 | 第100-102页 |
| ·油井口处污染调查结果 | 第102-106页 |
| ·土/气分配系数测定可靠性验证 | 第106-107页 |
| ·油浓度对HCB土/气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107-111页 |
| ·温度对油污染土壤中HCB土/气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111-115页 |
| ·温度对HCB油/气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115-118页 |
| ·小结 | 第118-119页 |
| 结论 | 第119-121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121-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38页 |
| 附录A 方差分析 | 第138-142页 |
| 作者简介 | 第14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42-143页 |
| 致谢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