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 ·研究叶蜡石流变规律是完善超高压技术的重要工作 | 第13-14页 |
| ·叶蜡石矿物学特征 | 第14-17页 |
| ·叶蜡石资源分布及叶蜡石矿物的分类与应用 | 第17-18页 |
| ·叶蜡石的结构 | 第18-19页 |
| ·叶蜡石的力学性质 | 第19页 |
| ·叶蜡石的热学性质及介电性能 | 第19-20页 |
| ·叶蜡石在固态传压介质方面的应用 | 第20-22页 |
| ·复合传压介质研究 | 第22-25页 |
| ·超高压技术发展概况 | 第25-28页 |
|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28-29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29-31页 |
| 第2章 六面顶超高压设备与模具设计和叶蜡石流变规律实验方法研究 | 第31-57页 |
| ·六面顶超高压设备设计原理研究 | 第31-36页 |
| ·六面顶超高压系统中的静力平衡问题 | 第31-32页 |
| ·六面顶压机加工精度对超高压系统的影响 | 第32-35页 |
| ·六面顶压机结构刚性对超高压系统的影响 | 第35页 |
| ·六面顶压机应该具备的性能讨论 | 第35-36页 |
| ·模具设计原理研究 | 第36-40页 |
| ·切应力补强原理 | 第37-38页 |
| ·侧向支撑原理 | 第38页 |
| ·应力分布与应力集中问题 | 第38-39页 |
| ·硬质合金内部缺陷的影响 | 第39页 |
| ·讨论 | 第39-40页 |
| ·叶蜡石流变学的基本概念 | 第40-41页 |
| ·六面顶超高压腔的构成 | 第41-42页 |
| ·超高压下叶蜡石流变过程的基本分析 | 第42-45页 |
| ·顶锤应力分布的基本分析 | 第45-46页 |
| ·顶锤和叶蜡石结构尺寸的配合问题研究 | 第46-47页 |
| ·压缩体积和飞边体积的计算 | 第47-55页 |
| ·φ320缸径六面顶压机使用过的腔体结构 | 第48-50页 |
| ·φ400缸径六面顶压机使用过的腔体结构 | 第50-52页 |
| ·φ500mm缸径六面顶压机使用过的腔体结构 | 第52-55页 |
| ·叶蜡石流变规律研究方法 | 第55-57页 |
| 第3章 叶蜡石流变量与超高压腔体尺寸的关系研究 | 第57-78页 |
| ·φ320缸径六面顶超高压装置中叶蜡石的流变实验 | 第57-62页 |
| ·实验条件和方法 | 第57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 ·φ400缸径六面顶超高压装置中叶蜡石流变实验 | 第62-68页 |
| ·实验条件和方法 | 第62-63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3-68页 |
| ·φ420缸径六面顶压机上的实验 | 第68-71页 |
| ·实验条件和方法 | 第68页 |
| ·实验结果 | 第68-71页 |
| ·Φ500缸径超高压装置中叶蜡石流变实验 | 第71-73页 |
| ·实验条件和方法 | 第71页 |
| ·实验结果 | 第71-73页 |
| ·锤面尺寸对剪切飞边的压力影响 | 第73-74页 |
| ·流出量与摩擦角的关系 | 第74-75页 |
| ·超高压下叶蜡石塑性流变与密封问题讨论 | 第75-77页 |
| ·小结 | 第77-78页 |
| 第4章 叶蜡压缩位移与压力的关系研究 | 第78-88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实验条件与实验方法 | 第78-80页 |
| ·实验设备 | 第78页 |
| ·实验原材料 | 第78-79页 |
| ·实验方法 | 第79-80页 |
| ·实验结果 | 第80-84页 |
| ·升压位移-压力关系 | 第80-82页 |
| ·卸压位移-压力关系 | 第82-84页 |
| ·压缩密度及飞边密度与压缩位移的关系 | 第84-86页 |
| ·位移曲线和密度曲线的应用意义 | 第86-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5章 金刚石合成块的压缩位移与压力的关系研究 | 第88-96页 |
| ·实验方法 | 第88页 |
|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8-93页 |
| ·合成块升压位移-压力关系 | 第88-90页 |
| ·合成块卸压位移-压力关系 | 第90-93页 |
| ·各向压缩率一致问题讨论 | 第93-95页 |
| ·塑性变形量与传压、密封的关系 | 第93-94页 |
| ·金刚石合成块的各向压缩率和反弹量对超高压状态的影响 | 第94页 |
| ·超高压系统的密封可靠性分析 | 第94-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第6章 六面顶超高压装置中的“三心合一”要求与“终态 #84对称”理论研究 | 第96-111页 |
| ·超高压设备对中、同步问题的历史回顾 | 第96-100页 |
|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的概念 | 第96页 |
|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概念 | 第96-99页 |
|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概念-----对中新认识时期 | 第99-100页 |
| ·“三心合一”讨论 | 第100-103页 |
| ·三个“中心”的空间关系 | 第101-102页 |
| ·三个中心的相对位置对设备和模具受力状态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 ·六面顶超高压装置的对中问题讨论 | 第103-109页 |
| ·六面顶压机的空间静力平衡问题 | 第103-105页 |
| ·模具汇力中心与设备中心的重合问题 | 第105-108页 |
| ·物料中心与模具汇力中心的重合问题 | 第108页 |
| ·实现“三心合一”的技术途径 | 第108-109页 |
| ·“终态对称”理论概括 | 第109-11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 第7章 新型腔体结构合成金刚石技术研究 | 第111-119页 |
| ·应用“终态对称”理论设计金刚石合成腔体结构 | 第111-113页 |
| ·新型腔体结构实验方案 | 第113-115页 |
| ·实验设备 | 第113页 |
| ·锤块尺寸设计 | 第113-114页 |
| ·合成工艺曲线 | 第114-115页 |
| ·合成效果 | 第115-117页 |
| ·合成金刚石粒度分布及粗粒粒度占有率 | 第115页 |
| ·高品质金刚石占有率及实际金刚石 | 第115页 |
| ·高品质金刚石占有率 | 第115-116页 |
| ·高品质金刚石TI、TTI | 第116-117页 |
| ·顶锤消耗 | 第117页 |
| ·讨论 | 第117-119页 |
| 第8章 结论 | 第119-121页 |
| ·六面顶超高压下叶蜡石流变规律实验方法研究成果 | 第119页 |
| ·六面顶超高压技术研究的重要结果 | 第119页 |
| ·“终态对称”理论在金刚石合成方面的应用结果 | 第119-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8页 |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