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GIS在土地利用地类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三维GIS应用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三维GIS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论文章节组织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3-17页 |
·三维展示功能要求 | 第13-15页 |
·三维交互式浏览功能 | 第13-14页 |
·信息查询功能 | 第14页 |
·空间量算功能 | 第14页 |
·选择功能 | 第14页 |
·图层控制 | 第14页 |
·、成果展示 | 第14-15页 |
·数据维护与更新功能要求 | 第15-16页 |
·数据维护功能 | 第15页 |
·支持快速体块拉伸 | 第15页 |
·支持实时物体坐标调整 | 第15页 |
·导入功能 | 第15-16页 |
·土地利用的地类信息查询、地类分析功能要求 | 第16-17页 |
·土地利用信息查询功能 | 第16页 |
·自然灾害信息查询功能 | 第16页 |
·土地利用地类分析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7-26页 |
·Skyline与ArcGIS Engine介绍 | 第17-19页 |
·Skyline系列介绍 | 第17-18页 |
·ArcEngine介绍 | 第18-19页 |
·平台的选择 | 第19页 |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第19-20页 |
·系统空间数据及空间数据模型 | 第20-26页 |
·系统空间数据 | 第20-21页 |
·空间数据模型 | 第21-22页 |
·土地利用要素数据结构设计 | 第22-23页 |
·地类图斑要素表结构定义 | 第22页 |
·地类编码原理 | 第22-23页 |
·要素代码编码原理 | 第23页 |
·土地利用地类分析统计表结构定义 | 第23-25页 |
·自然灾害信息表结构定义 | 第25-26页 |
第四章 三维场景的制作 | 第26-34页 |
·地形地貌(MPT)的建立 | 第26-32页 |
·数字高程模型(DEM) | 第27-30页 |
·数字正射影像图 | 第30页 |
·MPT的构建 | 第30-32页 |
·3D模型的构建 | 第32-33页 |
·三维场景的生成 | 第33-34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第34-53页 |
·程序架构 | 第34页 |
·基本功能的实现 | 第34-38页 |
·主页面板功能实现 | 第34-37页 |
·文件菜单 | 第34-35页 |
·编辑菜单 | 第35-36页 |
·浏览菜单 | 第36-37页 |
·工具面板功能实现 | 第37-38页 |
·测量工具菜单 | 第37页 |
·添加图层菜单 | 第37页 |
·导入模型菜单 | 第37页 |
·创建二维模型菜单 | 第37-38页 |
·创建三维模型菜单 | 第38页 |
·空间分析菜单 | 第38页 |
·项目分析功能实现 | 第38-53页 |
·土地信息查询 | 第38-42页 |
·自然灾害信息查询 | 第42-44页 |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地类分析 | 第44-53页 |
第六章 系统运行及效果 | 第53-57页 |
·系统主界面 | 第53-54页 |
·部分测量功能 | 第54-55页 |
·空间分析功能 | 第55-56页 |
·等高线分析 | 第55-56页 |
·剖面分析 | 第56页 |
·添加图层 | 第56-5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