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4-18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2.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 | 第14页 |
2.1.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 第14-1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2.1 政府管制理论 | 第15页 |
2.2.2 政府责任理论 | 第15-16页 |
2.2.3 危机管理理论 | 第16-18页 |
第3章 陕西省区域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和管理情况 | 第18-34页 |
3.1 陕西省区域环境 | 第18-19页 |
3.1.1 自然概况 | 第18页 |
3.1.2 社会经济 | 第18-19页 |
3.1.3 环境质量 | 第19页 |
3.2 陕西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状况 | 第19-26页 |
3.2.1 陕西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 第20-25页 |
3.2.2 陕西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 | 第25-26页 |
3.2.3 陕西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时间段 | 第26页 |
3.3 陕西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管理情况 | 第26-34页 |
3.3.1 管理机构 | 第26-29页 |
3.3.2 管理制度 | 第29-32页 |
3.3.3 管理方式 | 第32-34页 |
第4章 陕西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44页 |
4.1 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 第34-36页 |
4.2 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36-37页 |
4.3 管理机构不健全 | 第37-38页 |
4.4 管理专业化水平低 | 第38-39页 |
4.5 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 第39-42页 |
4.5.1 管理常态化程度偏低 | 第40-41页 |
4.5.2 管理规范化程度较低 | 第41页 |
4.5.3 管理法治化程度不高 | 第41-42页 |
4.6 管理经费欠缺 | 第42-44页 |
第5章 陕西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4-57页 |
5.1 提高思想重视程度 | 第44-46页 |
5.1.1 明确监管责任 | 第44-45页 |
5.1.2 增强宣教力度 | 第45-46页 |
5.2 完善管理制度 | 第46-48页 |
5.2.1 建立识别、筛查制度 | 第46页 |
5.2.2 建立监测制度、排放标准 | 第46-47页 |
5.2.3 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47-48页 |
5.2.4 纳入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 第48页 |
5.3 健全管理机构 | 第48页 |
5.4 提高管理水平 | 第48-51页 |
5.4.1 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 第49页 |
5.4.2 配套管理手段 | 第49-51页 |
5.5 改进管理方式 | 第51-55页 |
5.5.1 加强常态化管理 | 第51-52页 |
5.5.2 进行规范化管理 | 第52-54页 |
5.5.3 提高法制化程度 | 第54-55页 |
5.6 配套资金保障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本文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