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SIP的跨层移动性管理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图表目录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第9-10页
     ·网络需求第9页
     ·网络技术发展第9-10页
   ·移动切换协议第10-12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2-13页
第二章 跨层移动性管理第13-24页
   ·本章概述第13-15页
   ·切换性能的参数分析第15-17页
   ·跨层移动性管理第17-19页
     ·跨层移动性管理模型第17-18页
     ·切换初始化时间分析第18-19页
   ·数值仿真第19-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基于 MIP 和 SIP 的移动切换分析第24-43页
   ·概述第24-25页
   ·移动性管理协议第25-28页
     ·链路层(layer2)移动性管理协议第25-26页
     ·网络层(layer3)移动性管理协议第26-27页
     ·传输层(layer4)移动性管理协议第27页
     ·应用层(layer5)移动性管理协议第27-28页
   ·移动性模型参数分析第28-31页
     ·端到端丢包率第28-29页
     ·端到端包传输时延第29-30页
     ·信令包平均时延(利用 UDP)第30-31页
   ·UDP 链路下基于 MIP 与 SIP 的切换性能第31-41页
     ·UDP 链路下基于 MIP 的切换性能第31-33页
     ·UDP 链路下基于 SIP 的切换性能第33-36页
     ·MIP/SIP 切换性能的仿真和比较第36-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基于 VPON 方案的 IPsec Tunnel研究第43-60页
   ·个域网第43-45页
     ·个域网概述第43-44页
     ·个域网结构第44-45页
   ·VPON第45-48页
   ·基于 VPON 方案的 IPsec Tunnel分析第48-55页
     ·基于网络的远端接入 VPON方案第48-51页
     ·IPsec Tunnel建立第51-53页
     ·IPsec Tunnel组建的延时分析第53-55页
   ·仿真结果第55-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基于 SIP 的跨层移动性管理系统第60-76页
   ·概述第60-61页
   ·跨层移动切换机制第61-66页
     ·基于 SIP 切换的全过程第62-64页
     ·基于 SIP 跨层软切换第64-66页
   ·跨层 SIP 移动性管理系统第66-71页
     ·CSMM 系统结构第67-71页
   ·数值分析与仿真第71-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总结第76-79页
   ·研究创新第76-78页
     ·SIP 性能分析第76-77页
     ·IPsec Tunnel 建立延时分析第77页
     ·跨层 SIP 移动性管理系统 CSMM第77-78页
     ·实现无缝切换第78页
   ·未来研究方向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单面异向介质研究
下一篇: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MAC层算法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