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图表清单 | 第9-11页 |
| 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 1 绪论 | 第13-17页 |
| ·相平衡分类和计算类型 | 第14页 |
| ·汽液平衡计算方法 | 第14-17页 |
| ·状态方程法 | 第15页 |
| ·活度系数法 | 第15-17页 |
| 2 汽液平衡计算发展综述 | 第17-27页 |
| ·状态方程法 | 第17-19页 |
| ·状态方程的分类 | 第17页 |
| ·立方型状态方程 | 第17-18页 |
| ·混合规则 | 第18-19页 |
| ·活度系数法 | 第19-25页 |
| ·活度系数法的分类 | 第19-20页 |
| ·原始基团贡献法 | 第20-22页 |
| ·UNIFAC 模型的发展 | 第22页 |
| ·UNIFAC 模型组合项剩余项的改进 | 第22-23页 |
| ·UNIFAC 模型在各种化工相平衡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 ·状态方程与UNIFAC 模型结合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 3 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汽液平衡的初步预测 | 第27-36页 |
| ·状态方程的选择 | 第27页 |
| ·UNIFAC 基团贡献法工作模型的选择 | 第27-29页 |
| ·状态方程混合规则模型的选择 | 第29-30页 |
| ·PR 状态方程逸度系数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 ·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的初步预测 | 第31-34页 |
| ·程序设计及计算流程 | 第31-32页 |
| ·二元体系的初步预测 | 第32-34页 |
| ·小结 | 第34-36页 |
| 4 基团相互作用参数估算模型的建立 | 第36-41页 |
| ·工作方案的选择 | 第36页 |
| ·目标函数的选择 | 第36-37页 |
| ·参数回归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 ·基团相互作用参数回归方案 | 第39-41页 |
| 5 二元体系汽液平衡预测及结果分析 | 第41-57页 |
| ·UNIFAC(Dortmund)模型原基团参数的修正及结果分析 | 第41-51页 |
| ·对简单基团相互作用参数的修正及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 ·对复杂基团相互作用参数的修正及结果分析 | 第44-51页 |
| ·UNIFAC(Dortmund)模型基团参数的补充及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6 三元体系汽液平衡的预测及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 ·用修正的参数预测三元体系汽液平衡 | 第57-60页 |
| ·用补充的参数预测三元体系汽液平衡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展望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附录 | 第70-73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3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