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1 前言 | 第6-12页 |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 1.2 研究动态与趋势 | 第7-12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 2.1 供试材料 | 第12页 |
| 2.2 试验设计 | 第12-13页 |
| 2.3 分析方法 | 第13-1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6-26页 |
| 3.1 系谱分析 | 第16页 |
| 3.2 形态学分析 | 第16-18页 |
| 3.3 数量遗传分析 | 第18-21页 |
| 3.4 组合的数量遗传分析 | 第21-26页 |
| 4 讨论 | 第26-35页 |
| 4.1 黑龙江省22个玉米自交系的划分 | 第26-30页 |
| 4.2 黑龙江省的主要杂种优势类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 第30-31页 |
| 4.3 各种聚类分析法效果分析 | 第31-33页 |
| 4.4 性状选择的效果分析 | 第33-35页 |
| 5 结论 | 第35-36页 |
| 6 致谢 | 第36-37页 |
| 7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