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物化学论文

细胞核肌动蛋白与RNA聚合酶Ⅱ关系的研究

前言第1-28页
 一、 细胞核中存在肌动蛋白第10-15页
 二、 细胞核肌动蛋白的结合蛋白第15-22页
  1、 Ca~(2+)结合蛋白第15页
  2、 控制聚合的结合蛋白第15-18页
  3、 产生力的结合蛋白第18-20页
  4、 交联和成束的结合蛋白第20-22页
 三、 细胞核肌动蛋白的功能第22-27页
  1、 细胞核肌动蛋白与染色质结构调整第22-24页
  2、 细胞核肌动蛋白与基因转录活动的调节第24-27页
 四、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7-28页
材料与方法第28-38页
 一、 实验材料第28-29页
  1、 细胞第28页
  2、 抗体第28页
  3、 主要试剂第28-29页
  4、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29页
  5、 其它第29页
 二、 实验方法第29-38页
  1、 静止T淋巴细胞的分离第29-31页
  2、 Con A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观察第31-32页
  3、 ConA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第32-33页
  4、 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肌动蛋白和F-肌动蛋白第33-34页
  5、 T淋巴细胞核的分离和肌动蛋白的免疫印记分析第34-36页
  6、 免疫荧光双标记第36-37页
  7、 免疫沉淀分析蛋白质第37-38页
实验结果第38-71页
 一、 肌动蛋白是细胞核内内含量丰富的蛋白质第38-40页
 二、 T淋巴细胞活化模式体系的建立第40-44页
 三、 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肌动蛋白的动态变化第44-51页
  1、 T淋巴细胞激活后4小时细胞总肌动蛋白不变第44-46页
  2、 T淋巴细胞激活后细胞核肌动蛋白逐渐增加第46-48页
  3、 T淋巴细胞激活后4小时,F-肌动蛋白逐渐下降第48-51页
 四、 细胞核肌动蛋白与RNA聚合酶Ⅱ紧密结合第51-58页
  1、 细胞核肌动蛋白与RNA聚合酶Ⅱ免疫共定位第51-55页
  2、 细胞核肌动蛋白与RNA聚合酶Ⅱ紧密结合第55-58页
 五、 细胞核肌动蛋白与RNA聚合酶Ⅱ结合状态分析第58-65页
  1、 转录抑制剂导致细胞核F-肌动蛋白形成第58-61页
  2、 F-肌动蛋白解聚影响RNA聚合酶Ⅱ的分布第61-63页
  3、 过量的细胞核肌动蛋白积累对细胞是有害的第63-65页
 六、 细胞核肌球蛋白、肌动蛋白与RNA聚合酶Ⅱ三者存在共定位关系第65-69页
 七、 肌动蛋白通过染色质重构复合物与RNA聚合酶Ⅱ相结合第69-71页
讨论第71-80页
 一、 研究肌动蛋白与基因活化关系的实验体系的确立第71-72页
 二、 细胞核肌动蛋白在基因活化过程的动态变化第72-76页
  1、 T淋巴细胞激活过程细胞核肌动蛋白逐渐增加第72-73页
  2、 细胞核肌动蛋白与核骨架紧密结合第73-74页
  3、 细胞核肌动蛋白存在方式与细胞的生理状态有关第74-76页
 三、 染色质改构复合物和RNA聚合酶Ⅱ的相互关系第76-78页
 四、 肌动蛋白参与染色质结构调整及基因转录的可能机制第78-80页
结论第80-81页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7页
致谢第97-98页
作者部分公开发表的论著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通道蛋白基因敲除对小鼠眼内压和房水生成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果蝇中染色体乙酰化与去乙酰化修饰及其与热休克基因表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