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
导言 | 第1-8页 |
第一部分 监事会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8-17页 |
一、 哲学基础 | 第8-11页 |
(一) 中国的性善论 | 第8-9页 |
(二) 西方的性恶论 | 第9-10页 |
(三) 人性的弱点 | 第10-11页 |
二、 经济学基础 | 第11-14页 |
三、 政治学基础 | 第14-17页 |
第二部分 国外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考察与评析 | 第17-27页 |
一、 德国 | 第17-19页 |
二、 美国 | 第19-22页 |
三、 日本 | 第22-24页 |
四、 各国制度比较评析 | 第24-27页 |
第三部分 我国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 | 第27-52页 |
一、 监事会设置模式选择 | 第27-31页 |
二、 监事会制度的形成分析 | 第31-34页 |
三、 实态考察 | 第34-39页 |
四、 监事会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 第39-52页 |
(一) 监事会组织制度 | 第39-45页 |
1、 监事会的组成 | 第39-41页 |
2、 监事会成员的资格 | 第41-42页 |
3、 监事会成员的选任、任期与解任 | 第42-45页 |
(二) 监事会职权制度 | 第45-50页 |
1、 财务监督权 | 第45-46页 |
2、 职务监督权 | 第46-48页 |
3、 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提议权 | 第48-49页 |
4、 公章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 第49-50页 |
(三) 监事会成员的责任制度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