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框架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 第13-15页 |
·本文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行政区边缘经济理论 | 第15-17页 |
·中心地理论 | 第17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17-18页 |
·核心与边缘理论 | 第18-19页 |
3 研究区域发展现状 | 第19-29页 |
·晋冀鲁豫省际边界区发展概况 | 第19-21页 |
·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晋冀鲁豫省际边界区合作发展历程 | 第21页 |
·晋冀鲁豫省际边界区发展特点 | 第21-24页 |
·区位条件优越 | 第21-22页 |
·历史文化悠久 | 第22页 |
·农业基础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 第22页 |
·受行政区划影响,表现出明显的行政区边缘经济 | 第22-24页 |
·区域分工不明显,没有形成合理的城镇发展体系 | 第24页 |
·邯郸市发展现状 | 第24-29页 |
·邯郸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邯郸的发展现状 | 第25-29页 |
4 邯郸构建晋冀鲁豫省际边界区中心城市的研究 | 第29-52页 |
·构建晋冀鲁豫省际边界区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 第29-32页 |
·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9页 |
·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 第29-31页 |
·邯郸自身发展的现实选择 | 第31-32页 |
·邯郸构建晋冀鲁豫省际边界区中心城市的现实条件分析 | 第32-36页 |
·区位优势 | 第32页 |
·城市规模优势 | 第32-33页 |
·经济优势 | 第33-34页 |
·资源优势 | 第34-35页 |
·文化旅游 | 第35页 |
·教育科技发达 | 第35-36页 |
·邯郸的城市辐射能力评价 | 第36-38页 |
·晋冀鲁豫省际边界区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38-52页 |
·关于城市竞争力 | 第38-41页 |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1-44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 第44-52页 |
5 邯郸构建晋冀鲁豫省际边界区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 | 第52-60页 |
·制定科学规划,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 第52-54页 |
·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 | 第54-55页 |
·壮大经济实力,强化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功能 | 第55-57页 |
·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 | 第55-56页 |
·坚持“以工兴市”的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第56页 |
·依托文化优势,积极发展文化旅游 | 第56页 |
·发挥区位优势,构建区域物流中心 | 第56-57页 |
·加强城市间交流合作,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 | 第57-58页 |
·转变思想,树立区域一体化的观念 | 第57页 |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 | 第57-58页 |
·加强合作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 | 第58页 |
·加快市场共建,推动市场一体化 | 第58页 |
·建立独立的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区域发展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