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结构化对等网络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插图索引第12-14页
表格索引第14-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1页
   ·研究背景第15-20页
     ·P2P概述第15-17页
     ·P2P应用现状第17-20页
   ·P2P模型及应用第20-27页
     ·非结构化P2P模型第20-23页
     ·结构化P2P模型第23-27页
   ·结构化P2P网络存在的研究问题第27-28页
     ·负载均衡问题第27页
     ·多关键字查询问题第27-28页
     ·模糊匹配问题第28页
     ·Churn问题第28页
   ·论文结构及主要创新点第28-31页
第2章 结构化P2P网络中的负载均衡方案研究第31-43页
   ·引言第31-33页
   ·基于树型结构的负载均衡方案第33-38页
     ·文件的负载度量第33-34页
     ·树型结构负载方案第34-37页
     ·基于树型结构的负载均衡规则第37-38页
   ·仿真及分析第38-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3章 结构化P2P网络中多关键字信息检索模型研究第43-53页
   ·引言第43-44页
   ·基于DHT的多关键字检索模型第44-48页
     ·对资源信息的表征第45-46页
     ·使用NodeID代表多关键字的向量信息第46页
     ·请求和信息的匹配第46-48页
     ·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第48页
   ·分析与仿真第48-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基于兴趣聚类的语义P2P模型ICLEM第53-85页
   ·引言第53-54页
   ·背景知识介绍第54-56页
     ·向量空间模型VSM第54-55页
     ·潜在语义索引LSI第55-56页
   ·按兴趣聚类的语义P2P模型框架第56-61页
     ·按兴趣聚类的自动组网过程第56-60页
     ·针对动态变化的策略第60-61页
   ·语义检索第61-63页
   ·评价与分析第63-83页
     ·仿真建立第63-65页
     ·自动组网仿真第65-73页
     ·节点和文档动态变化的影响第73-76页
     ·查询过程仿真第76-83页
   ·小结第83-85页
第5章 基于结构化P2P应用服务系统平台的开发实现第85-123页
   ·背景技术及相关工作第85-87页
   ·系统开发内容和目标第87-93页
     ·分布式应用服务平台的节点结构第88-89页
     ·节点间的自动组网机制第89页
     ·分布式网络测量和路由优化技术第89-90页
     ·资源管理和服务应用接口API第90-91页
     ·对结构化P2P系统的改进第91-93页
   ·系统体系结构第93-100页
     ·整体框架第94-97页
     ·自动组网模块第97页
     ·分布式网络测量模块第97-98页
     ·路由优化模块第98页
     ·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块第98-99页
     ·API接口第99页
     ·系统平台的优点第99-100页
   ·系统实现第100-112页
     ·系统各模块的实现方式第101-109页
     ·自动组网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案第109-112页
   ·系统评价第112-123页
     ·智能节点加入时间测试第113-114页
     ·智能节点正常退出的时间测试第114-116页
     ·智能节点失效后被检测时间的测试第116-117页
     ·客户节点加入时间测试第117-119页
     ·平均路由跳数的测试第119-120页
     ·扰动情况下的平均路由成功率测试第120-123页
第6章 结束语第123-127页
   ·本文总结第123-124页
   ·进一步工作第124-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5-13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和项目经历第137-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控机床DNC通信在车间级网络化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IMS系统中基于策略的接入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