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玉树嘉那嘛呢石研究

摘要第1-15页
绪论第15-21页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选题的目的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范畴第17-19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范畴第18-19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资料来源第19-21页
   ·研究现状第19页
   ·资料来源第19-21页
第一章 玉树嘉那嘛呢石的形成与发展第21-39页
 第一节 嘛呢石的概念第21页
 第二节 嘉那嘛呢石的历史渊源第21-28页
 第三节 玉树嘉那嘛呢石形成的原因第28-31页
 第四节 甲那道丹个人的修持与新寨嘛呢石产生的关系第31-33页
 第五节 玉树嘉那嘛呢石发展的条件第33-37页
 第六节 玉树嘉那嘛呢石的现状第37-39页
第二章 玉树嘉那嘛呢石的内容类型第39-53页
 第一节 咒文类第39-40页
   ·度母第39页
   ·绿度母第39页
   ·白度母第39页
   ·四臂观音第39页
   ·莲花生大师第39页
   ·文殊菩萨第39-40页
   ·药师如来第40页
   ·释迦牟尼佛第40页
   ·马头明王第40页
   ·无量光佛第40页
 第二节 经文类第40-41页
   ·白度母第40页
   ·绿度母第40页
   ·四臂观音第40页
   ·塔朵第40-41页
   ·德姆第41页
   ·长寿第41页
   ·明松第41页
   ·忏悔第41页
   ·皈依第41页
 第三节 佛像类第41-43页
   ·释迦牟尼佛第41-42页
   ·弥勒佛第42页
   ·莲花生大师第42-43页
   ·无量寿佛第43页
 第四节 菩萨类第43-47页
   ·度母第43-44页
   ·白度母第44页
   ·绿度母第44-45页
   ·千手千眼观音第45-46页
   ·十一面观音第46页
   ·四臂观音第46-47页
   ·文殊菩萨第47页
 第五节 护法类第47-48页
   ·马头明王第47-48页
   ·吉祥天女第48页
   ·六臂护法第48页
 第六节 金刚类第48-50页
   ·欢喜金刚第48-49页
   ·胜乐金刚第49页
   ·密集金刚第49页
   ·时轮金刚第49-50页
   ·金刚萨埵第50页
 第七节 其他类第50-53页
   ·大鹏鸟第50页
   ·佛塔第50-51页
   ·十相自在第51页
   ·甲那活佛手足印第51-53页
第三章 玉树嘉那嘛呢石的艺术特点第53-60页
 第一节 色彩定义第53页
 第二节 颜色搭配第53-54页
 第三节 文字书法特点第54-55页
 第四节 象征意义第55-58页
 第五节 造像特点第58-60页
第四章 玉树嘉那嘛呢石建筑布局第60-70页
 第一节 嘉那嘛呢石主要建筑第60-66页
   ·坛城第60-61页
   ·佛堂第61-63页
   ·佛塔第63-65页
   ·经筒第65-66页
 第二节 嘉那嘛呢石其他构成要素第66-70页
   ·风马第66页
   ·经幡第66-67页
   ·擦擦第67-70页
第五章 玉树嘉那嘛呢石的管理方式第70-76页
 第一节 管理组织的产生第70页
 第二节 新寨吉巴的管理职责第70-71页
 第三节 石刻质量要求第71-72页
 第四节 石刻艺人管理方式第72-74页
 第五节 管理组织沿续不断的原因第74-76页
第六章 玉树嘉那嘛呢石文化的功能第76-83页
 第一节 普通嘛呢的功能第76-77页
 第二节 嘉那嘛呢石的功能第77-83页
结语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附录一第89-95页
附录二第95-102页
附录三第102-105页
附录四第105-11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8-119页
后记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幻想与幻灭--《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教育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