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页 |
·桁式组合拱桥的产生和发展 | 第10-14页 |
·桁式组合拱桥及其加固的现状 | 第14-16页 |
·桁式组合拱桥的现状 | 第14-15页 |
·桁式组合拱桥的加固现状 | 第15-16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桁式组合拱桥存在的主要病害和缺陷原因分析 | 第17-33页 |
·桁式组合拱桥的特点 | 第17-18页 |
·桁式组合拱桥的构造特点 | 第17-18页 |
·桁式组合拱桥的经济性 | 第18页 |
·桁式组合拱桥存在的主要病害和缺陷 | 第18-19页 |
·恒载作用下的静力性能分析及施工过程模拟 | 第19-28页 |
·工程背景 | 第19-20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0-22页 |
·主要分析成果 | 第22-28页 |
·活载分析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评定 | 第28-31页 |
·活载分析 | 第28-29页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校核 | 第29-31页 |
·桁式组合拱桥出现病害和缺陷的主要原因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桁式组合拱桥加固补强思路及方法 | 第33-39页 |
·针对传统桁式组合拱桥加固补强方法的思考 | 第33页 |
·桁式组合拱桥“释能法”加固思路 | 第33-34页 |
·桁式组合拱桥采用“释能法”加固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7页 |
·“释能拱”及“释能法”的概念 | 第34页 |
·“释能法”加固拱桥的力学原理 | 第34-36页 |
·桁式组合拱桥力学性能及特性 | 第36页 |
·桁式组合拱桥“释能法”加固应用分析 | 第36页 |
·斜拉拱技术加固桁式组合拱桥的成功实例 | 第36-37页 |
·桁式组合拱桥“释能法”加固方案及措施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释能法”加固桁式组合拱桥计算模式和计算方法 | 第39-47页 |
·“释能法”结构计算原理 | 第39页 |
·“释能拱”结构受力计算模型 | 第39-41页 |
·叠加综合法计算流程 | 第41-43页 |
·“释能拱”结构电算程序 | 第43-45页 |
·“释能拱”结构受力计算特点 | 第43-44页 |
·“释能拱”电算程序SNGQ 及其主要功能简介 | 第44-45页 |
·桁式组合拱桥“释能法”加固后计算原则及方法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桁式组合拱桥“释能法”加固技术途径及施工工艺 | 第47-56页 |
·“释能法”加固改造的原则 | 第47页 |
·“释能法”进行体系转换的技术途径 | 第47-54页 |
·全释能槽体系转换法 | 第47-50页 |
·局部释能槽体系转换法 | 第50-52页 |
·“释能法”复合加固体系转换法 | 第52-54页 |
·“释能法“加固桁式组合拱桥体系转换技术途径 | 第54页 |
·“释能法”加固桁式组合拱桥的施工工艺 | 第54-56页 |
第六章 桁式组合拱桥“释能法”加固计算实例——源村大桥 | 第56-94页 |
·工程概况 | 第56-58页 |
·源村大桥原桥设计状况浅析 | 第58-61页 |
·源村大桥加固方案及措施 | 第61-62页 |
·源村大桥“释能法”加固后静力性能分析 | 第62-86页 |
·平面模型的建立 | 第62-63页 |
·主要部位结构重力效应 | 第63页 |
·加固荷载效应(新增截面) | 第63-65页 |
·活载效应分析 | 第65-81页 |
·荷载效应组合及承载能力评定 | 第81-83页 |
·“释能法”复合加固与无铰拱加固方案的性能比较 | 第83-85页 |
·“释能法”复合加固与无铰拱加固方案的性能比较 | 第85-86页 |
·源村大桥“释能法”加固后动力性能分析 | 第86-92页 |
·模态分析 | 第86-87页 |
·源村大桥的模态分析 | 第87-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展望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附录A | 第99-100页 |
附录B | 第100-10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