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内生性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8页
1 导论第18-25页
   ·关于选题第18-20页
     ·选题背景第18-1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研究范围、思路、结构安排与方法第20-23页
     ·研究范围第20页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第20-22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主要创新与不足第23-25页
     ·主要创新第23-24页
     ·不足之处第24-25页
2 货币政策理论:相机抉择与规则之争第25-48页
   ·货币政策相机抉择与规则之争第25-33页
     ·相机抉择与规则争论的几个阶段第26-30页
     ·货币政策规则演进历程第30-31页
     ·通货膨胀目标制:争论的收敛解第31-33页
   ·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通货膨胀倾向:动态不一致性模型第33-42页
     ·动态不一致性: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模型第33-36页
     ·平均通货膨胀倾向:巴罗—戈登模型第36-40页
     ·通货膨胀倾向的解决方案第40-42页
     ·相关理论评述第42页
   ·中国货币政策相机抉择实践及向规则转变第42-47页
     ·中国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实践第42-44页
     ·中国货币政策实践效果评析第44-47页
   ·小结第47-48页
3 货币政策规则:目标规则与工具规则第48-74页
   ·引言第48-50页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研究综述第50-60页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与名义锚第50-51页
     ·各种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简要比较第51-60页
   ·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研究综述第60-71页
     ·弗里德曼规则第60-62页
     ·麦克勒姆规则第62-65页
     ·泰勒规则第65-69页
     ·货币状况指数规则第69-71页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现状第71-73页
   ·小结第73-74页
4 中国货币政策:基于不同目标规则的比较分析第74-96页
   ·货币供应量目标规则的适用性分析第74-81页
     ·德意志联邦银行货币供应量目标规则实践简介第74-76页
     ·货币供应量目标规则在我国的实践第76-81页
     ·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目标制的评析第81页
   ·汇率目标制的适用性分析第81-87页
     ·汇率目标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82-83页
     ·我国汇率制度选择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83-84页
     ·汇率目标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适用性分析第84-87页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适用性分析第87-94页
     ·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通胀波动与反通胀的必要性第87-90页
     ·发展中国家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条件第90-92页
     ·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可行性分析第92-94页
   ·小结第94-96页
5 中国货币政策:基于不同工具规则的检验第96-121页
   ·基于前瞻性泰勒规则的检验第96-99页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第96页
     ·模型设定第96-97页
     ·计量检验第97-99页
     ·结论第99页
   ·中国货币状况指数的测算第99-109页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第99页
     ·模型设定第99-101页
     ·模型估计第101-105页
     ·中国货币状况指数的估计和结果说明第105-108页
     ·结论与政策含义第108-109页
   ·基于麦克勒姆规则的中国货币政策检验第109-116页
     ·数据选取与处理第110-111页
     ·待检验模型的设定第111-112页
     ·回归结果第112-113页
     ·麦克勒姆规则模型扩展与再检验第113-116页
     ·结论第116页
   ·不同规则检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第116-120页
     ·各种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基础第116-119页
     ·各种规则检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第119-120页
     ·结论第120页
   ·小结第120-121页
6 中国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内生性检验第121-140页
   ·近年来宏观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操作回顾第121-127页
     ·1996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相关因素分析第121-123页
     ·1996年以来货币政策主要操作回顾第123-127页
   ·当前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国内外因素第127-136页
     ·影响货币政策的国内因素第127-130页
     ·当前影响货币政策的国外因素第130-136页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实证检验第136-139页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136-137页
     ·货币供给内生性检验第137-139页
   ·小结第139-140页
7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型路径及其支持条件第140-152页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型路径设想第140-143页
     ·过渡期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框架构想第140-141页
     ·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构想第141-143页
   ·完善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转型支持条件的思考第143-150页
     ·增强央行独立性与明确责任的制度框架第143-144页
     ·增加透明度及与公众沟通第144-146页
     ·完善金融体系第146-148页
     ·其他相关改革的支持第148-150页
   ·小结第150-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与成果第161-162页
后记第162-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国女排联赛竞赛表演质量影响因素与提高对策研究
下一篇:网络产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策略与公共政策研究--基于网络效应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