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20页 |
·骨组织工程学概况 | 第11-12页 |
·种子细胞 | 第12-15页 |
·BMSCs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页 |
·BMSCs的分离纯化 | 第13-14页 |
·BMSCs的细胞形态及增殖特点 | 第14页 |
·BMSCs的免疫表型及其鉴定 | 第14-15页 |
·BMSCs的成骨诱导及鉴定 | 第15页 |
·支架材料 | 第15-17页 |
·纳米仿生复合支架的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NANO-CS-COL支架的优缺点及改进 | 第17页 |
·关于骨缺损动物模型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思路及目的 | 第18页 |
·实验的研究内容 | 第18页 |
·创新点 | 第18-20页 |
2 实验一 BMSCS体外培养向成骨和成软骨定向诱导的研究 | 第20-34页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实验动物 | 第20页 |
·实验动物分组 | 第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22-23页 |
·NANO-CS/COL支架制备、扫描电镜观察、质量法测定其孔隙率 | 第23-24页 |
·SD大鼠BMSCs的获取、培养、鉴定 | 第24-25页 |
·BMSCs与NANO-CS-COL支架复合 | 第25页 |
·细胞黏附性的观察 | 第25-26页 |
·A、B、C三组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26页 |
·诱导培养的BMC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26页 |
·A、C两组细胞周期及活力的对比 | 第26页 |
·细胞复合材料后形态观察 | 第26页 |
·统计方法 | 第26页 |
·结果 | 第26-28页 |
·NANO-CS-COL支架扫描电镜观察 | 第26-27页 |
·BMSCS形态学观察 | 第27页 |
·BMSCS的鉴定 | 第27页 |
·诱导培养的BMC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27页 |
·细胞贴壁率 | 第27页 |
·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细胞周期及活力检测 | 第27页 |
·细胞复合材料后形态观察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1页 |
·附图 | 第31-34页 |
3 实验二 仿生纳米复合支架修复大鼠胫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第34-44页 |
·实验目的 | 第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动物模型标本的选择 | 第34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BMSCS的体外培养及扩增 | 第34页 |
·NANO-CS-COL支架制备 | 第34-35页 |
·BMSCS与NANO-CS-COL支架复合、培养 | 第35页 |
·骨缺损模型制备与修复 | 第35页 |
·动物术后观察 | 第35页 |
·统计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 | 第36-37页 |
·BMSCs的体外培养及扩增 | 第36页 |
·术后SD大鼠的情况 | 第36页 |
·各组标本大体观察 | 第36页 |
·X-RAY检查结果 | 第36-37页 |
·术后细胞支架复合组织HE染色 | 第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附图 | 第40-44页 |
4 英文缩略词 | 第44-45页 |
5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6 发表论文 | 第49-50页 |
7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