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脱硫与固硫论文

几种细菌对煤炭脱硫作用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使用高硫煤炭对环境的危害第10-11页
 2.现有煤炭脱硫技术第11-13页
   ·煤炭中硫的赋存形态第11-12页
   ·现有煤炭脱硫技术及优缺点第12-13页
 3.微生物技术脱硫的优势第13-19页
   ·微生物脱硫技术研究概况第13-15页
     ·国外微生物脱硫技术研究第13-14页
     ·国内微生物脱硫技术研究第14-15页
   ·煤炭微生物脱硫机理第15-17页
     ·无机硫脱除机理第15页
     ·有机硫脱除机理第15-17页
   ·煤炭微生物脱硫影响因素第17-18页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第18-19页
 4.本项课题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立题依据第19-2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5.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试验用微生物性状及煤样的分析测定第22-28页
 1.试验用煤样概述及其分析测定第22-23页
 2.试验用微生物特征第23-25页
   ·硅酸盐细菌特征第23-24页
   ·不动杆菌S03和S06菌株的特征第24-25页
   ·NJDX1—④菌株的特征第25页
 3.试验用煤样的分析第25-27页
   ·硫的测定第25-27页
   ·脱硫结果计算第27页
 4.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微生物对煤炭脱硫试验研究第28-44页
 第一节 硅酸盐细菌对煤炭脱硫作用初步研究第28-35页
  1.材料与方法第28-31页
   ·材料第28-30页
     ·煤样第28页
     ·菌种第28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8-29页
     ·主要试剂与药品第29-30页
   ·方法第30-31页
     ·脱硫用硅酸盐细菌种子液的获得第30页
     ·煤样脱硫处理方法第30-31页
     ·煤样后处理第31页
     ·煤样分析与结果计算第31页
  2.结果与讨论第31-35页
   ·硅酸盐细菌在含煤培养基中的生长第31页
   ·硅酸盐细菌驯化培养后对煤样的脱硫效果第31-33页
   ·含煤样培养基培养细菌后煤样的脱硫效果第33-35页
  3.结论第35页
 第二节 不动杆菌S03和S06菌株对煤炭脱硫作用初步研究第35-39页
  1.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材料第35-36页
     ·煤样第35页
     ·菌种第35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5页
     ·主要试剂与药品第35-36页
   ·方法第36-37页
     ·脱硫用S03和S06菌株的获得第36-37页
     ·煤样脱硫处理方法第37页
     ·煤样后处理第37页
     ·煤样分析与结果计算第37页
  2.结果与讨论第37-38页
  3.结论第38-39页
 第三节 NJDX1—④号菌株对煤炭脱硫作用初步研究第39-43页
  1.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材料第39-40页
     ·煤样第39页
     ·菌种第39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9页
     ·主要试剂与药品第39-40页
   ·方法第40-41页
     ·NJDX1—④菌株的培养第40页
     ·煤样脱硫处理方法第40-41页
     ·煤样后处理第41页
     ·煤样分析与结果计算第41页
  2.结果与讨论第41-42页
  3.结论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硅酸盐细菌对煤炭脱硫条件优化及其脱硫机理初步研究第44-62页
 第一节 硅酸盐细菌对煤炭脱硫条件优化研究第44-53页
  1.材料与方法第44-47页
   ·材料第44-46页
     ·煤样第44-45页
     ·菌种第45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5页
     ·主要试剂与药品第45-46页
   ·方法第46-47页
     ·含氮培养基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46页
     ·不同处理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46-47页
     ·不同摇床转速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47页
     ·煤样投加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47页
     ·菌剂投加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47页
     ·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佳脱硫效果所需条件第47页
  2.结果与讨论第47-53页
   ·硅酸盐细菌采用含氮培养基培养后的脱硫效果第47-48页
   ·最佳处理时间确定第48-49页
   ·最佳摇床转速确定第49页
   ·最佳煤样投加量确定第49-50页
   ·最佳菌剂投加量确定第50-51页
   ·正交试验法确定硅酸盐细菌煤炭脱硫最佳条件第51-53页
  3.结论第53页
 第二节 硅酸盐细菌煤炭脱硫机理初步研究第53-61页
  1.材料与方法第53-57页
   ·材料第53-56页
     ·处理样品第53-54页
     ·菌种第54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54-55页
     ·主要试剂与药品第55-56页
   ·方法第56-57页
     ·含氮种子液与无氮种子液中细菌对煤炭脱硫作用第56页
     ·含氮种子液中细菌对黄铁矿和硫化亚铁作用第56页
     ·煤样分析与结果计算第56-57页
  2.结果与讨论第57-60页
   ·含氮种子液与无氮种子液中细菌对煤炭脱硫作用机理分析第57-59页
   ·含氮种子液中细菌对黄铁矿和硫化亚铁作用分析第59-60页
  3.结论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5页
 1.结论第62-63页
 2.本课题创新之处第63页
 3.展望第63-64页
 4.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工作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D46和CD59在结直肠癌与其癌旁组织、黏膜慢性炎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下一篇:“文革”时期毛泽东外交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