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背景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荔波野生梅 | 第9-10页 |
·喀斯特地区严峻的生态形势 | 第10-11页 |
·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在植物生态学上的应用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梅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9-20页 |
·样点设置 | 第20-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实验材料的采集 | 第2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2页 |
·荔波野生梅的分布 | 第27页 |
·荔波野生梅叶片Δ13C值的分布特点 | 第27-28页 |
·不同生境下荔波野生梅叶片Δ~(13)C值 | 第28-35页 |
·不同生境下荔波野生梅叶片Δ~(13)C值的比较 | 第28-31页 |
·不同生境环境因子对荔波野生梅叶片Δ~(13)C值的影响 | 第31-35页 |
·荔波野生梅植株营养元素特征及其对叶片Δ~(13)C值的影响 | 第35-39页 |
·荔波野生梅果实的营养成分 | 第39-42页 |
·荔波野生梅果实的物理性状 | 第39页 |
·荔波野生梅果实的糖酸含量及糖酸比 | 第39-40页 |
·荔波野生梅果实的其它营养成分 | 第40-42页 |
4. 讨论 | 第42-50页 |
·荔波野生梅叶片Δ~(13)C值的分布特征 | 第42-43页 |
·不同生境下荔波野生梅叶片Δ~(13)C值的比较 | 第43-44页 |
·不同生境土壤成分的差异及其对荔波野生梅叶片Δ~(13)C值的影响 | 第44-45页 |
·荔波野生梅植株营养元素特征及其对荔波野生梅叶片Δ~(13)C值的影响 | 第45页 |
·荔波野生梅的生产及加工工艺 | 第45-48页 |
·荔波野生梅的生产 | 第45-46页 |
·荔波野生梅果实的加工工艺 | 第46-48页 |
·荔波野生梅旅游资源的发展 | 第48-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