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立题意义 | 第9-10页 |
·C_3植物C_4化改造原理 | 第10-13页 |
·C_3、C_4植物光合原理 | 第10页 |
·C_4关键酶基因 | 第10-11页 |
·丙酮酸磷酸二激酶基因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PPDK基因的生理作用 | 第12-13页 |
·C_3植物C_4化改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第13页 |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农杆菌转化的基本原理 | 第14页 |
·植物农杆菌转化的发展 | 第14-15页 |
·农杆菌介导小麦转化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本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第15-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载体构建 | 第17页 |
·试验受体小麦的选择 | 第1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7-18页 |
·外植体的选择以及培养 | 第18页 |
·转化方法及转化鉴定 | 第18-21页 |
·工程菌液的制备 | 第18-19页 |
·愈伤组织的侵染及恢复 | 第19页 |
·筛选及分化 | 第19页 |
·转化体Gus检测鉴定 | 第19页 |
·PCR检测 | 第19-20页 |
·转化植株的Southern分析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9页 |
·敏感型受体的鉴定及PPDK小麦转化体系的优化 | 第21-35页 |
·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成愈率 | 第21-23页 |
·不同株系的农杆菌对转化的影响 | 第23-24页 |
·受体材料的敏感性鉴定 | 第24-25页 |
·不同的工程菌液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不同的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26-28页 |
·共培养缓冲介质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28页 |
·愈伤的预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28-30页 |
·愈伤大小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30页 |
·激素的类型及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30-32页 |
·芽点诱导分化激素类型及浓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根的诱导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Hyg筛选浓度及筛选方式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转基因小麦的PCR检测 | 第35-38页 |
·Hyg基因的PCR检测 | 第36-37页 |
·PPDK基因的PCR检测 | 第37-38页 |
·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38-39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39-43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外植体的获取途径及受体材料的敏感性 | 第39-40页 |
·农杆菌介导高效小麦转化体系的优化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敏感小麦基因型的鉴定与外植体获取途径 | 第41页 |
·农杆菌介导丙酮酸磷酸二激酶体系的优化及转化体系流程初步建立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附录一:培养基及常用储存液的配制 | 第48-49页 |
1 培养基 | 第48页 |
2 常用储存液 | 第48-49页 |
附录二:常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第49-53页 |
1.CTAB微量法分离植物叶片DNA | 第49-50页 |
2.SDS大量法分离植物叶片DNA | 第50页 |
3.DNA片断的琼脂糖凝胶回收—玻璃奶法 | 第50-51页 |
4.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51页 |
5.碱裂解法小量制备质粒DNA | 第51-52页 |
6.三亲交配法转化农杆菌细胞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发表文章 | 第55-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