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30页 |
| ·金刚石结构、分类和特征 | 第14-19页 |
| ·金刚石的晶体结构 | 第14-15页 |
| ·金刚石分类 | 第15-17页 |
| ·金刚石的性能和应用 | 第17-19页 |
| ·人工合成金刚石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国际人工合成金刚石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国内人工合成金刚石研究现状 | 第20页 |
| ·金刚石晶体合成的溶剂理论 | 第20-28页 |
| ·纯碳素体系下金刚石与石墨的相平衡 | 第21-23页 |
| ·碳素-溶剂体系下金刚石与石墨的平衡 | 第23-24页 |
| ·V字型金刚石晶体生长区域 | 第24-25页 |
| ·高温高压溶剂法石墨向金刚石转化、生长的驱动力 | 第25-28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 第2章 高压合成技术及组装工艺研究 | 第30-44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高压设备的简介 | 第30-32页 |
| ·静高压产生的原理 | 第30-31页 |
| ·静压法合成金刚石的高压设备 | 第31-32页 |
| ·国产六面顶压机 | 第32-36页 |
| ·国产六面顶压机简介 | 第32-33页 |
| ·六面顶压机工作原理 | 第33页 |
| ·压力控制系统 | 第33-34页 |
| ·温度控制系统 | 第34-35页 |
| ·六面顶压机顶锤 | 第35-36页 |
| ·传压介质 | 第36-39页 |
| ·合成腔体外围材料的选取 | 第37-38页 |
| ·加热源材料的选取 | 第38页 |
| ·样品容器材料的选取 | 第38-39页 |
| ·压力和温度的标定 | 第39-42页 |
| ·压力的标定 | 第39-40页 |
| ·温度的标定 | 第40-42页 |
| ·实验组装的确定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3章 柱状金刚石晶体的高温高压可控生长 | 第44-48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工业金刚石合成的基本技术—高温高压膜生长法 | 第44-47页 |
| ·高温高压下金刚石的膜生长法 | 第44-45页 |
| ·金刚石成核的控制 | 第45-47页 |
| ·柱状金刚石晶体的高温高压合成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柱状金刚石晶体的表征和机理考察 | 第48-49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表征测试仪器 | 第48页 |
| ·柱状金刚石的机理研究 | 第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金刚石合成温度梯度法 | 第49-53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大尺寸金刚石单晶合成技术—高温高压下的温度梯度法 | 第49-52页 |
| ·碳原子的输运 | 第50页 |
| ·合适的温度梯度 | 第50-51页 |
| ·生长条件的稳定性 | 第51-52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6章 多晶种法板状方形金刚石晶体的高温高压合成 | 第53-54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金刚石高温高压合成温度压力条件 | 第53页 |
| ·多晶种法板状方形金刚石晶体的高温高压合成 | 第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7章 多晶种法板状金刚石晶体合成影响因素的考察 | 第54-55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多晶种法板状金刚石晶体合成影响因素的考察 | 第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5页 |
| ·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6-6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