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前言 | 第9-13页 |
| ·信阳市水稻生产概况 | 第9页 |
| ·国内外水稻病虫害发生概况 | 第9-11页 |
| ·信阳市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 第11页 |
| ·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17页 |
| ·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特点的调查方法 | 第13页 |
|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的筛选 | 第13-17页 |
| ·供试药剂 | 第13-15页 |
| ·试验地状况 | 第15页 |
| ·调查方法 | 第15-1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7-51页 |
|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新特点 | 第17-24页 |
|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的发生特点 | 第17-18页 |
| ·螟虫的发生特点(以二化螟[Chilo supperssalis walker]为例) | 第18-19页 |
| ·稻飞虱(Rice Delphacidae)的发生特点 | 第19-20页 |
| ·稻蓟马(Thrips oryzae Williams)的发生特点 | 第20-21页 |
| ·稻毛眼水蝇属发生特点 | 第21页 |
| ·纹枯病(Rice Sheath blight)的发生特点 | 第21-22页 |
| ·恶苗病(Rice bakanae disease)的发生特点 | 第22页 |
| ·稻曲病(Rice false smut)的发生特点 | 第22页 |
| ·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的发生特点 | 第22-23页 |
| ·水稻稻瘟病(Rice blast)的发生特点 | 第23-24页 |
| ·水稻白叶枯病(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的发生特点 | 第24页 |
| ·水稻病虫害发生成因分析 | 第24-35页 |
| ·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 ·二化螟的发生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 ·稻飞虱的重发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 ·纹枯病重发的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 ·稻曲病的发病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 ·恶苗病的发病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 ·条纹叶枯病的发病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 ·稻瘟病发病原因分析 | 第35页 |
| ·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5页 |
| ·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 ·防治二化螟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 ·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页 |
| ·防治稻曲病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 ·防治纹枯病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 ·新形势下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 第45-51页 |
| ·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措施及防治建议 | 第45-46页 |
| ·二化螟的防治措施及防治建议 | 第46-47页 |
| ·稻飞虱的防治措施及防治建议 | 第47-48页 |
| ·纹枯病的防治措施及防治建议 | 第48页 |
| ·稻曲病的防治措施及防治建议 | 第48-49页 |
| ·恶苗病的防治措施及防治建议 | 第49-50页 |
| ·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措施及防治建议 | 第50-51页 |
| ·稻瘟病的防治措施及防治建议 | 第51页 |
| 4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