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单位符号缩写 | 第10-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 1 断奶仔猪主要大肠杆菌疾病的种类和发病原因分析 | 第12-14页 |
| ·断奶仔猪主要大肠杆菌疾病的种类 | 第12页 |
| ·仔猪水肿病发病机理 | 第12页 |
| ·断奶仔猪腹泻发病机理 | 第12-13页 |
| ·其它诱病因素 | 第13-14页 |
| 2 断奶仔猪主要大肠杆菌疾病的防治方法 | 第14页 |
| ·断奶仔猪主要大肠杆菌疾病的常用防治方法 | 第14页 |
| ·微生物态治疗方法 | 第14页 |
| 3 益生菌的概念及分类 | 第14-15页 |
| ·益生素的概念 | 第14-15页 |
| ·用作益生素的菌种以及益生素的分类 | 第15页 |
| 4 益生菌研究的热点问题 | 第15-18页 |
| ·益生素的主要益生作用 | 第15-17页 |
| ·益生素的菌种的选择 | 第17页 |
| ·转基因益生菌:预防肠道感染的新型微生态制剂 | 第17-18页 |
| 5 乳酸菌类益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效果 | 第18-19页 |
| ·提高畜禽生产性能 | 第19页 |
| ·调整肠道菌群,防治肠道感染 | 第19页 |
| 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6页 |
| 实验一 水肿病、水肿病康复仔猪源乳酸菌、致水肿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6-3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 ·材料 | 第26-27页 |
| ·方法 | 第27-2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 ·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 ·pH的测定 | 第29-30页 |
| ·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30-31页 |
| ·乳酸菌属的鉴定 | 第31页 |
| ·乳酸菌种的鉴定 | 第31页 |
| 3 讨论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 实验二 模拟胃肠环境因素对猪源乳酸菌存活的影响 | 第36-4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 ·材料 | 第36-37页 |
| ·方法 | 第3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 ·pH值对乳酸杆菌L1、L2、L3和L4存活的影响 | 第37-40页 |
| ·胆盐对乳酸杆菌L1、L2、L3和L4存活的影响 | 第40页 |
| ·胃蛋白酶对乳酸杆菌L1、L2、L3和L4存活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温度对乳酸杆菌L1、L2、L3和L4存活的影响 | 第41-42页 |
| 3.讨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 实验三 水肿病、水肿病康复仔猪源乳酸菌产酸及抑菌特性的研究 | 第47-6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0页 |
| ·试验材料 | 第47-5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 ·pH值的测定 | 第50页 |
| ·乳酸浓度的测定 | 第50-51页 |
| ·不同乳酸菌发酵液的抑菌效果及其抑菌物质特性的研究 | 第51-55页 |
| 3 讨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实验四 乳杆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K88,O138体外存活抑制的动力学研究 | 第60-6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 ·菌株 | 第60-61页 |
| ·体外发酵 | 第61页 |
| ·K88,O138存活影响动力学 | 第61页 |
| ·代谢产物中VFA的测定 | 第61页 |
| ·统计分析 | 第6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5页 |
| ·肠乳杆菌L3体外发酵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 ·O138存活影响动力学试验 | 第62-63页 |
| ·K88存活影响动力学试验 | 第63-64页 |
| ·代谢产物中VFA浓度 | 第64-65页 |
| 3 讨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全文结论 | 第69-70页 |
| 附录 | 第70-72页 |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