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劳动争议诉讼若干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4页
 一、选题意义第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3页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劳动争议与劳动争议诉讼基本理论第14-26页
 第一节 劳动争议概说第14-16页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第14页
  二、劳动争议的特点第14-15页
  三、劳动争议的种类第15-16页
 第二节 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第16-18页
  一、劳动争议诉讼的几种代表性定义第16-17页
  二、笔者的观点第17-18页
 第三节 劳动争议诉讼与相关制度比较第18-26页
  一、劳动诉讼与民事诉讼的比较第18-20页
  二、劳动诉讼与行政诉讼的比较第20-22页
  三、劳动争议诉讼与劳动争议仲裁的比较第22-26页
第二章 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管辖第26-32页
 第一节 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受理第26-28页
  一、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条件第26-27页
  二、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范围第27-28页
  三、笔者的观点第28页
 第二节 劳动争议诉讼的管辖第28-32页
  一、劳动争议诉讼地域管辖第29-30页
  二、劳动争议诉讼级别管辖第30页
  三、笔者的观点第30-32页
第三章 劳动争议诉讼的审判机构第32-37页
 第一节 国外劳动争议审判机构第32-33页
  一、英国劳动争议审判机构第32页
  二、法国劳动争议审判机构第32页
  三、德国劳动争议审判机构第32-33页
  四、澳大利亚劳动争议审判机构第33页
 第二节 我国劳动争议诉讼的审判机构第33-37页
  一、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诉讼审判机构及弊端第33-34页
  二、学者对劳动争议诉讼审判机构重构之观点第34-35页
  三、笔者对劳动争议诉讼审判机构重构之建议第35-37页
第四章 劳动争议诉讼的举证责任第37-43页
 第一节 现行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机制第37-39页
 第二节 法学界对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探索第39-43页
  一、学者对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探索第39-41页
  二、笔者的观点第41-43页
第五章 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关系的重构第43-51页
 第一节 一裁两审的制度缺陷第43-45页
  一、仲裁前置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43-44页
  二、劳动仲裁缺乏独立性第44页
  三、仲裁前置程序实质上限制了当事人的诉权第44-45页
  四、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不够通畅第45页
 第二节 重构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关系的不同观点介评第45-51页
  一、单轨模式介评第46-48页
  二、并存模式介评第48-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辞第55-5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募捐机制研究
下一篇:络合—超滤技术处理镍离子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