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结构塑件注射成型模拟与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0页 |
| ·微注射成型技术的含义 | 第10-11页 |
| ·微注射成型与传统注射成型的区别 | 第11页 |
| ·微注射成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工艺参数的影响 | 第11-13页 |
| ·模具结构的影响 | 第13-15页 |
| ·材料特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 ·微尺度效应的影响 | 第16-17页 |
| ·微流控芯片的介绍 | 第17-18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1页 |
| 2 注射成型基本理论及常见缺陷分析 | 第21-29页 |
| ·注射成型过程 | 第21-23页 |
| ·塑化 | 第22页 |
| ·注射填充 | 第22页 |
| ·保压 | 第22-23页 |
| ·冷却开模 | 第23页 |
| ·常规塑件常见成型缺陷 | 第23-25页 |
| ·短射 | 第23-24页 |
| ·气穴 | 第24页 |
| ·熔接痕 | 第24页 |
| ·飞边 | 第24页 |
| ·凹陷及缩痕 | 第24-25页 |
| ·微流控芯片常见成型缺陷 | 第25-29页 |
| ·表面波纹 | 第25-26页 |
| ·飞边 | 第26页 |
| ·整体缩痕 | 第26-27页 |
| ·微结构缩痕 | 第27页 |
| ·复制不完整 | 第27-29页 |
| 3 模拟分析 | 第29-44页 |
| ·Moldflow软件简介 | 第30-32页 |
| ·Moldflow功能介绍 | 第30-31页 |
| ·Moldflow中模型类型的介绍 | 第31-32页 |
| ·微流控芯片的模拟分析流程 | 第32-44页 |
| ·产品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32-34页 |
| ·注塑机参数的设置 | 第34-37页 |
| ·工艺参数的设定 | 第37-38页 |
|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38-42页 |
| ·短射对比 | 第42-43页 |
| ·模拟结论 | 第43-44页 |
| 4 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44-76页 |
| ·试验设备及模具 | 第44-48页 |
| ·试验设备 | 第44-45页 |
| ·模具的设计及修改 | 第45-48页 |
| ·试验结果处理方法 | 第48-50页 |
| ·切片及拍照 | 第48-49页 |
| ·轮廓的提取 | 第49-50页 |
| ·测量方法 | 第50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50-70页 |
| ·注射速度的影响 | 第51-54页 |
| ·模具温度的影响 | 第54-57页 |
| ·注射压力的影响 | 第57-60页 |
| ·保压压力的影响 | 第60-64页 |
| ·保压时间的影响 | 第64-67页 |
| ·熔体温度的影响 | 第67-70页 |
| ·正交试验 | 第70-76页 |
|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概述 | 第70-71页 |
| ·正交试验的设计 | 第71-74页 |
| ·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 | 第74页 |
|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74-76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展望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