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交叉调试器的设计与实现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3页 |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9-13页 |
|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 第10-11页 |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方向 | 第11-13页 |
| ·嵌入式交叉调试技术概述 | 第13-21页 |
| ·交叉调试的特点 | 第13-14页 |
| ·交叉调试技术的发展回顾 | 第14-16页 |
|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6-18页 |
| ·嵌入式交叉调试器的发展方向 | 第18页 |
| ·交叉调试系统的结构 | 第18-20页 |
| ·交叉调试的过程 | 第20-21页 |
|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本文结构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调试技术分析和研究 | 第23-47页 |
| ·调试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第23页 |
| ·调试器的结构 | 第23-24页 |
| ·硬件对调试的支持 | 第24-28页 |
| ·硬件调试功能 | 第24-27页 |
| ·当代CPU 对调试的支持 | 第27-28页 |
| ·操作系统对调试的支持 | 第28-31页 |
| ·调试器和操作系统的交互模型 | 第29页 |
| ·当代操作系统对调试的支持 | 第29-31页 |
| ·程序运行控制 | 第31-33页 |
| ·断点和单步执行 | 第33-39页 |
| ·断点 | 第33-35页 |
| ·单步 | 第35-39页 |
| ·程序上下文分析 | 第39-42页 |
| ·源码级视图 | 第39页 |
| ·程序栈 | 第39-41页 |
| ·汇编级调试 | 第41-42页 |
| ·查看各种数据信息和变量 | 第42-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三章 Insight 结构分析 | 第47-56页 |
| ·Insight 的结构层次 | 第47-49页 |
| ·模块结构 | 第49-51页 |
| ·远程串口通信协议 | 第51-53页 |
| ·stub 调试方式 | 第53-56页 |
| 第四章 跨平台调试代理的结构设计 | 第56-61页 |
| ·调试代理技术研究 | 第56-58页 |
| ·调试代理工作流程 | 第56-58页 |
| ·调试代理的功能 | 第58页 |
| ·跨平台技术的研究 | 第58-60页 |
| ·跨平台调试代理的基本设计思想 | 第59页 |
| ·跨平台调试代理层次结构 | 第59-60页 |
| ·跨平台调试代理的结构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调试代理的实现 | 第61-76页 |
| ·跨平台调试代理的实现 | 第61-73页 |
| ·初始化模块的实现 | 第61-62页 |
| ·调试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62-64页 |
| ·接口模块的实现 | 第64-66页 |
| ·通信模块的实现 | 第66-67页 |
| ·程序加载模块的实现 | 第67-69页 |
| ·程序下载固化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69-70页 |
| ·命令行接口模块的实现 | 第70-73页 |
| ·其他功能的实现 | 第73-76页 |
| ·重启被调试程序 | 第74页 |
| ·中止被调试程序 | 第74-7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