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7页 |
·引言 | 第14页 |
·金属切削过程有限元模拟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金属陶瓷刀具 | 第15-16页 |
·课题背景概述 | 第16-17页 |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6页 |
·课题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金属切削基本理论 | 第17-23页 |
·金属切削变形理论 | 第17-19页 |
·金属切削变形区的划分 | 第17-18页 |
·切削变形程度的衡量 | 第18-19页 |
·刀具材料简介 | 第19-21页 |
·刀具材料应当具备的性能 | 第19页 |
·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 | 第19-20页 |
·高速钢 | 第19页 |
·硬质合金 | 第19页 |
·陶瓷 | 第19-20页 |
·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 | 第20-21页 |
·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的发展背景 | 第20页 |
·Ti(C,N)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第20-21页 |
·Ti(C,N)基金属陶瓷的发展趋势 | 第21页 |
·刀具磨损基本理论 | 第21-23页 |
·影响刀具磨损的基本因素 | 第21-22页 |
·刀具的磨损类型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刚塑性有限元法及热力耦合分析基本理论 | 第23-28页 |
·引言 | 第23页 |
·刚粘塑性有限元法 | 第23-25页 |
·刚粘塑性流动基本方程 | 第23-25页 |
·刚粘塑性有限元的变分原理 | 第25页 |
·变形与传热过程的耦合分析 | 第25-28页 |
第四章 Ti(C,N)基金属陶瓷的制备及材料性能的获取 | 第28-30页 |
·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的制备 | 第28页 |
·成分配比设计 | 第28页 |
·粒度组合设计 | 第28页 |
·制备过程 | 第28页 |
·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性能的测定与计算 | 第28-30页 |
第五章 金属切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36页 |
·概述 | 第30页 |
·几何模型的简化 | 第30-31页 |
·二维切削几何模型的简化 | 第30-31页 |
·三维切削几何模型的简化 | 第31页 |
·材料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摩擦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维切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几何模型转化为有限元网格模型 | 第33页 |
·材料性能参数设置 | 第33-34页 |
·接触条件设置 | 第34页 |
·网格重划分 | 第34页 |
·三维切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金属切削有限元模型的切削参数设置 | 第35-36页 |
第六章 有限元模拟结果 | 第36-55页 |
·金属切削二维有限元模拟结果 | 第36-46页 |
·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变化 | 第36-37页 |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温度场分析 | 第37-41页 |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应力场分析 | 第41-44页 |
·刀具的应力分布 | 第41-43页 |
·工件上的应力分布 | 第43-44页 |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应变场分析 | 第44-46页 |
·金属切削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 | 第46-49页 |
·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的磨损分析 | 第46-48页 |
·不同材料刀具磨损性能对比 | 第48-49页 |
·切屑卷曲变形及断裂分析 | 第49-55页 |
·切屑卷曲程度的研究 | 第50-52页 |
·切屑的等效应力分布 | 第51页 |
·切屑的剪应力分布 | 第51-52页 |
·切削金属断裂临界值的探讨 | 第52-55页 |
第七章 切削物理试验 | 第55-59页 |
·物理试验方法 | 第55页 |
·物理试验结果 | 第55-59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