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 | 第13-48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碳负极材料 | 第13-23页 |
§1.2.1 石墨化碳材料 | 第15-16页 |
§1.2.2 焦炭类 | 第16页 |
§1.2.3 难石墨化的碳材料 | 第16-17页 |
§1.2.4 中间相碳微球 | 第17页 |
§1.2.5 碳纤维 | 第17页 |
§1.2.6 碳纳米管 | 第17-18页 |
§1.2.7 碳材料改性 | 第18-23页 |
§1.2.7.1 引入非金属元素 | 第19-21页 |
§1.2.7.2 引入金属元素 | 第21-23页 |
§1.2.7.3 表面处理 | 第23页 |
§1.3 其它新型负极材料 | 第23-38页 |
§1.3.1 氮化物与磷化物体系 | 第24-27页 |
§1.3.2 硅及硅化物体系 | 第27-28页 |
§1.3.3 锡基材料 | 第28-33页 |
§1.3.4 新型合金 | 第33-36页 |
§1.3.5 其它负板材料 | 第36-38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8页 |
第二章 MoS_2/CNT同轴纳米管的合成与电化学研究 | 第48-68页 |
§2.1 引言 | 第48-4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2.2.1 MoS_2/CNT同轴纳米管的合成与表征 | 第49-50页 |
§2.2.2 MoS_2/CNT同轴纳米管的电化学测试 | 第5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第三章 锡基复合氧化物自组装微球的合成与电化学研究 | 第68-85页 |
§3.1 引言 | 第68-7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0-71页 |
§3.2.1 锡基复合氧化物自组装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 第70页 |
§3.2.2 锡基复合氧化物自组装微球的电化学测试 | 第70-7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1-76页 |
§3.4 二氧化钛自组装微球的初步探索 | 第76-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第四章 泡沫状镍支撑的Ni_3S_2纳米薄膜的合成与电化学研究 | 第85-97页 |
§4.1 引言 | 第85-8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7页 |
§4.2.1 泡沫状镍支撑的Ni_3S_2纳米薄膜的合成与表征 | 第87页 |
§4.2.2 泡沫状镍支撑的Ni_3S_2纳米薄膜的电化学测试 | 第8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7-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第五章 基于碳纳米管正极和二氧化钛纳米线负极的混合超级电容器研制 | 第97-119页 |
§5.1 引言 | 第97-9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9-100页 |
§5.2.1 二氧化钛一维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与表征 | 第99页 |
§5.2.2 碳纳米管的合成与纯化 | 第99-100页 |
§5.2.3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测试 | 第10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结论 | 第119-121页 |
附录: | 第121-122页 |
1.致谢 | 第121-122页 |
2.博士期间完成的工作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