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 ·课题研究工作 | 第11-12页 |
| ·课题目标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即关键技术研究 | 第12页 |
|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2-13页 |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 第2章 互联网计费背景及CNGI QOS项目概述 | 第14-24页 |
| ·互联网计费背景概述 | 第14-19页 |
| ·计费相关术语定义 | 第14页 |
| ·计费方案的评价标准 | 第14-15页 |
| ·现有计费方案分析 | 第15-19页 |
| ·CNIG QoS管理系统概述 | 第19-23页 |
| ·CNGI QoS管理系统应用场景 | 第19-20页 |
| ·CNGI QoS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 第20-22页 |
| ·CNGI QoS管理系统功能结构 | 第22页 |
| ·CNGI QoS管理系统工作流程 | 第22-23页 |
| ·CNGI QoS管理系统中的计费子系统 | 第23-24页 |
| 第3章 新一代互联网计费机制的研究 | 第24-36页 |
| ·互联网运营模式的改变及计费机制的探索 | 第24-27页 |
| ·新一代互联网运营模式的产生 | 第24-26页 |
| ·国外运营商对新一代互联网计费机制的探索 | 第26-27页 |
| ·AOL美国在线 | 第26页 |
| ·日本I-Mode | 第26-27页 |
| ·我国互联网计费机制现状 | 第27-29页 |
| ·网络运营商计费现状 | 第28页 |
| ·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计费现状 | 第28-29页 |
| ·新一代互联网业务计费模式研究 | 第29-36页 |
| ·用户业务费用的构成 | 第29页 |
| ·服务质量保证费用 | 第29-30页 |
| ·技术原理 | 第29-30页 |
| ·公式设计 | 第30页 |
| ·业务使用费用 | 第30-35页 |
| ·技术原理 | 第30-32页 |
| ·公式设计 | 第32-35页 |
| ·用户业务费用整合 | 第35-36页 |
| 第4章 新一代互联网计费机制在CNIG-QOS管理系统中的实现 | 第36-72页 |
| ·新一代互联网业务计费系统总体设计 | 第36-40页 |
| ·NP计费功能 | 第36-38页 |
| ·SP计费功能 | 第38-40页 |
| ·业务计费流程概述 | 第40-42页 |
| ·计费子系统接口设计 | 第42-44页 |
| ·NP计费功能接口设计 | 第42-43页 |
| ·SP计费功能接口设计 | 第43-44页 |
| ·计费子系统数据元素设计 | 第44-51页 |
| ·NP计费功能数据元素设计 | 第44-48页 |
| ·SP计费功能数据元素设计 | 第48-51页 |
| ·计费子系统各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1-62页 |
| ·NP计费功能模块设计 | 第51-58页 |
| ·SP计费功能模块设计 | 第58-62页 |
| ·NP计费功能测试 | 第62-72页 |
| ·主要接口测试 | 第62-68页 |
| ·测试实例 | 第68-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第5章 CNGI QOS管理系统拓扑结构及演示设计 | 第72-76页 |
| ·CNGI QoS管理系统演示环境 | 第72页 |
| ·业务演示设计 | 第72-76页 |
| ·VOD业务对比演示设计 | 第73页 |
| ·VOD业务对比演示步骤 | 第73-75页 |
| ·VOD业务对比演示效果图 | 第75-76页 |
| 第6章 结束语 | 第76-79页 |
| ·不足及下一步改进方向 | 第76-77页 |
| ·研究生期间的工作 | 第77-79页 |
| ·硕士期间所参加的项目 | 第77页 |
| ·完成的工作 | 第77-78页 |
| ·学术成果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附录 缩略语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