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Ⅰ* | 第1-9页 |
Abstract Ⅰ | 第9-10页 |
摘要 Ⅱ* | 第10-11页 |
Abstract Ⅱ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的微生物降解研究(Biodegradation of biomass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with microorganisms | 第12-60页 |
一 前言 | 第13-25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3-21页 |
·我国的能源形势 | 第13页 |
·世界能源形势 | 第13-14页 |
·可再生能源 | 第14页 |
·生物质能 | 第14-15页 |
·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 | 第15-21页 |
2 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 | 第21-2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解决方法 | 第22页 |
3. 本研究的概述 | 第22-25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页 |
·创新点 | 第23-25页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1 材料 | 第25-29页 |
·废水来源及特性 | 第25-26页 |
·接种物 | 第26-27页 |
·培养基 | 第27页 |
·分离培养基 | 第27页 |
·富集培养基 | 第27页 |
·驯化培养基 | 第27页 |
·滤料和反应器填料 | 第27-28页 |
·滤料 | 第27-28页 |
·反应器填料 | 第28页 |
·固定化小球的制备 | 第28页 |
·生物膜反应器 | 第28页 |
·包埋法固定化细胞反应器 | 第28页 |
·颗粒活性炭固定化细胞反应器 | 第28页 |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 第28-29页 |
2 方法 | 第29-31页 |
·水质分析 | 第29页 |
·COD的测定 | 第29页 |
·苯、萘、菲、吡啶、喹啉、异喹啉含量测定 | 第29页 |
·NH_3-N的测定 | 第29页 |
·溶解氧的测定(DO) | 第29页 |
·接种物的分离、富集、驯化 | 第29页 |
·接种物数量分析 | 第29-31页 |
·OD值 | 第30页 |
·细菌总数 | 第30页 |
·MLSS | 第30-31页 |
三 结果和讨沦 | 第31-54页 |
·微生物降解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初探结果 | 第31-33页 |
·降解焦油的微生物驯化培养 | 第31页 |
·洗焦废水的微生物处理 | 第31-32页 |
·焦油的微生物降解 | 第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降解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微生物的选择 | 第33-35页 |
·单一菌种对洗焦废水的降解 | 第33页 |
·混合菌种对洗焦废水的降解 | 第33-34页 |
·洗焦废水浓度对微生物降解的影响 | 第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预处理研究 | 第35-37页 |
·物理方法 | 第35页 |
·微生物降解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生物膜反应器降解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 | 第37-43页 |
·菌种 | 第37页 |
·生物膜反应器对洗焦废水COD的降解 | 第37-39页 |
·反应器中陶瓷球的挂膜 | 第37-38页 |
·反应器内微生物的增菌 | 第38页 |
·生物膜反应器的稳定运转 | 第38-39页 |
·生物膜反应器对洗焦废水中苯、萘、菲、吡啶、喹啉、异喹啉的降解 | 第39-42页 |
·生物膜反应器对微生物细胞的积累 | 第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颗粒活性炭固定化细胞反应器降解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 | 第43-49页 |
·菌种及富集 | 第43页 |
·进水水质 | 第43页 |
·反应器对洗焦废水COD的降解 | 第43-46页 |
·颗粒活性炭固定化细胞反应器对洗焦废水中苯、萘、菲、喹啉、异喹啉、吡啶的降解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包埋法固定化细胞反应器 | 第49-50页 |
·菌种 | 第49页 |
·包埋固定化细胞反应器对COD的去除 | 第49页 |
·颗粒活性炭固定化细胞反应器与包埋法固定化细胞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果的比较 | 第49-50页 |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脱氮研究 | 第50-54页 |
·菌种 | 第50页 |
·进水水质 | 第50页 |
·反应器对洗焦废水中NH_3-N的降解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四 结论 | 第54-55页 |
五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本研究发表的研究论文和申请的国家专利 | 第59-60页 |
第二部分 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的乙醇发酵研究(Ethanol fermentation from hydrolysate of lignicellulose dilute-acid hydrolysates) | 第60-130页 |
一 前言 | 第61-88页 |
1 研究背景 | 第61-63页 |
·生物乙醇的优势 | 第61-62页 |
·生物乙醇的发展史 | 第62页 |
·我国生物乙醇的发展方向 | 第62-63页 |
2 木质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 | 第63-86页 |
·木质纤维素的水解 | 第63-72页 |
·水解产物的脱毒处理 | 第72-78页 |
·木质纤维素乙醇发酵的菌种 | 第78-84页 |
·木糖乙醇发酵 | 第78-84页 |
·水解产物的发酵 | 第84-86页 |
3 本研究的概述 | 第86-88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86页 |
·技术路线 | 第86-87页 |
·创新点 | 第87-88页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88-97页 |
实验一 菌种筛选实验 | 第88-91页 |
·菌种 | 第88页 |
·培养基 | 第88-89页 |
·木屑稀酸水解液及脱毒方法 | 第89页 |
·菌种的活化与增殖培养 | 第89页 |
·菌种筛选实验 | 第89-90页 |
·分析方法 | 第90页 |
·实验参数与计算方法 | 第90-91页 |
实验二 混合菌种驯化实验 | 第91-92页 |
·菌种 | 第91页 |
·培养基 | 第91页 |
·木屑稀酸水解液及脱毒方法 | 第91页 |
·菌种的增殖与混合 | 第91-92页 |
·菌种驯化实验 | 第92页 |
·分析方法 | 第92页 |
·显微镜检测方法 | 第92页 |
实验三 乙醇发酵实验 | 第92-95页 |
·菌种 | 第92-93页 |
·培养基 | 第93页 |
·木屑稀酸水解液及脱毒方法 | 第93页 |
·混合菌种的增殖培养 | 第93页 |
·发酵实验 | 第93-95页 |
·分析方法 | 第95页 |
实验四 耐/分解发酵抑制剂的酵母菌株的水解液批式发酵试验 | 第95-97页 |
·菌种 | 第95页 |
·培养基 | 第95页 |
·水解液 | 第95-96页 |
·水解液中糖含量的测定 | 第96页 |
·菌种的增殖培养 | 第96页 |
·批式发酵实验 | 第96-97页 |
三 结果与讨论 | 第97-115页 |
实验一 菌种筛选实验 | 第97-99页 |
·乙醇耐受度实验 | 第97-98页 |
·木糖发酵实验 | 第98页 |
·水解液菌种筛选与发酵实验 | 第98-99页 |
实验二 混合菌种驯化实验 | 第99-101页 |
实验三 乙醇发酵实验 | 第101-112页 |
·批式发酵结果 | 第101-106页 |
·补料批式发酵 | 第106-108页 |
·间隔补料批式发酵 | 第108-110页 |
·两组混合菌种发酵特性的比较 | 第110-111页 |
·三种发酵形式的比较 | 第111-112页 |
实验四 耐/分解发酵抑制剂的酵母菌株的水解液批式发酵试验 | 第112-115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115-118页 |
第五部分 展望 | 第118-119页 |
六 参考文献 | 第119-128页 |
附录1 本研究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128-129页 |
附录2 本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