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M技术的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组件化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 ·引言 | 第7页 |
| ·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 | 第7-9页 |
| ·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介绍 | 第7-8页 |
| ·培训仿真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 ·仿真培训系统平台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 ·变电站一次系统设备模型开发平台 | 第9-10页 |
| ·变电站二次系统设备模型开发平台 | 第10-11页 |
| ·仿真培训系统中二次系统功能实现 | 第11-13页 |
| ·COM技术介绍 | 第13-15页 |
| ·COM实现机制 | 第14页 |
| ·COM特性 | 第14页 |
| ·COM技术特点 | 第14-15页 |
| ·本文的工作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仿真系统平台分析及其功能需求分析 | 第16-21页 |
| ·三维变电站仿真系统特点 | 第16页 |
| ·三维变电站一次系统 | 第16-18页 |
| ·仿真培训一次系统场景平台介绍 | 第16-17页 |
| ·仿真培训一次系统场景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 ·三维变电站二次系统 | 第18-20页 |
| ·仿真培训二次系统场景平台 | 第18-19页 |
| ·仿真培训二次系统场景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仿真系统模型知识表示及其初始化 | 第21-34页 |
| ·变电站一次系统设备种类及属性分析 | 第21-27页 |
| ·系统模型知识表示 | 第21-23页 |
| ·自动检错功能 | 第23-25页 |
| ·系统网络拓扑 | 第25-26页 |
| ·设备数据初始化 | 第26-27页 |
| ·变电站二次系统设备种类及属性分析 | 第27-33页 |
| ·三维二次系统模型知识表示 | 第28-31页 |
| ·三维二次系统装置属性及数据初始化 | 第31-32页 |
| ·三维二次系统功能程序初始化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基于COM技术的变电站仿真组件化 | 第34-52页 |
| ·基于COM思想的二次系统设备组件库 | 第34-38页 |
| ·基于COM思想的设备模型组件库 | 第34-36页 |
| ·设备组件数据存储格式 | 第36-38页 |
| ·基于COM思想的二次系统保护设备功能组件库 | 第38-51页 |
| ·保护系统保护范围、连接关系配置 | 第39-41页 |
| ·保护功能组件库的建立 | 第41-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仿真培训系统设备组件库的实现和测试 | 第52-59页 |
| ·仿真培训系统组件库的实现平台 | 第52页 |
| ·仿真培训系统组件库的实现 | 第52-56页 |
| ·实现仿真培训一次设备数据信息生成功能 | 第52-53页 |
| ·仿真培训二次设备数据信息生成功能 | 第53-56页 |
| ·仿真培训系统组件化功能测试 | 第56-58页 |
| ·测试电力系统介绍 | 第56-57页 |
| ·测试结果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结论分析与展望 | 第59-60页 |
| ·研究成果 | 第59页 |
| ·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