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的扦插及其生物生理学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枸杞简介 | 第9页 |
·悠久的历史 | 第9-10页 |
·枸杞的繁殖方式和栽培现状 | 第10-11页 |
·枸杞的繁殖方式 | 第10-11页 |
·枸杞的栽培现状 | 第11页 |
·枸杞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枸杞的品种 | 第11-12页 |
·扦插深度的研究 | 第12页 |
·作为观果树种的应用 | 第12-13页 |
·作为垂枝植物的应用 | 第13页 |
·作为地被植物的应用 | 第13页 |
·枸杞对大气污染的抗性研究 | 第13页 |
·关于枸杞的植物学名及其和宁夏枸杞的关系 | 第13-15页 |
2 引言 | 第15-17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17-19页 |
·材料 | 第17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7页 |
·扦插材料 | 第17页 |
·试验设计和时间安排 | 第17-18页 |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时间安排 | 第17-18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8-19页 |
4 结果和分析 | 第19-42页 |
·不同深度的扦插 | 第19-26页 |
·成活率和萌芽情况 | 第19-20页 |
·根系生长状况 | 第20-21页 |
·地上部分生长状况 | 第21-23页 |
·扦插30天时的主要生理作用 | 第23-24页 |
·第二年植株生长状况 | 第24-26页 |
·特殊基质—建筑垃圾的扦插 | 第26-31页 |
·成活率和萌芽情况 | 第26-27页 |
·地上部分生长状况 | 第27-29页 |
·扦插30天时的主要生理作用 | 第29-30页 |
·第二年植株生长状况 | 第30-31页 |
·不同部位枝条的扦插 | 第31-35页 |
·成活率和萌芽情况 | 第31-32页 |
·根系生长状况 | 第32-33页 |
·地上部分生长状况 | 第33-34页 |
·扦插30天时的主要生理作用 | 第34-35页 |
·不同部位枝条的营养成分 | 第35页 |
·不同季节的扦插 | 第35-38页 |
·枸杞的夏季休眠现象 | 第35-36页 |
·不同季节扦插的比较 | 第36页 |
·不同季节枝条的营养成分 | 第36-37页 |
·扦插打破夏季休眠的规律 | 第37-38页 |
·试验中的新发现 | 第38-42页 |
·顽强的生命力 | 第38-39页 |
·一种特殊的扦插方式—倒插 | 第39-42页 |
5 讨论 | 第42-44页 |
·枸杞的落叶特点 | 第42页 |
·扦插打破夏季休眠的原因 | 第42页 |
·耐旱还是喜水 | 第42页 |
·扦插深度的探讨 | 第42-43页 |
·枸杞极性的弱化或消失 | 第43-44页 |
6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