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引言 | 第8页 |
·桥梁健康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外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现状 | 第8-9页 |
·我国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库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实时数据库系统结构设计 | 第12-23页 |
·实时数据库的特征 | 第12-15页 |
·实时数据库的数据特征 | 第12-13页 |
·实时数据库的事务特征 | 第13-15页 |
·事务的ACID性质 | 第13页 |
·事务分类 | 第13-14页 |
·实时事务的特征 | 第14-15页 |
·实时数据库的主要技术和设计原则 | 第15-16页 |
·实时数据库的主要技术 | 第15-16页 |
·实时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16页 |
·实时数据库系统结构设计 | 第16-21页 |
·实时数据库系统结构 | 第16-18页 |
·"微内核"实时数据库的系统结构设计 | 第18-20页 |
·实时数据库"微内核"机制的扩充 | 第20-21页 |
·实时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关键技术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实时数据库"微内核"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实现 | 第23-32页 |
·实时数据库系统"微内核"结构总体设计 | 第23页 |
·实时事务调度策略 | 第23-27页 |
·实时事务调度状态转换 | 第24页 |
·实时事务的组织形式 | 第24-25页 |
·实时事务调度算法 | 第25-26页 |
·"微内核"实时数据库的事务调度 | 第26-27页 |
·实时事务并发控制 | 第27-29页 |
·并发控制策略 | 第27-28页 |
·"微内核"设计的RTDB应用系统的并发控制策略 | 第28-29页 |
·缓冲区管理机制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实时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管理 | 第32-42页 |
·实时内存数据库的概念 | 第32页 |
·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存储空间结构 | 第32-34页 |
·实时数据库的数据安置策略 | 第34-35页 |
·实时数据库的物理数据组织 | 第35-38页 |
·实时数据库数据组织的分区法 | 第35-36页 |
·实时内存数据库物理数据组织 | 第36页 |
·实时内存数据库的数据存取方法 | 第36-38页 |
·实时内存数据库数据装入与交换策略 | 第38-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历史数据的处理 | 第42-46页 |
·历史数据简介 | 第42页 |
·内存历史数据存储和访问策略 | 第42页 |
·磁盘历史数据库的管理 | 第42-44页 |
·磁盘历史数据库的组织 | 第42-43页 |
·磁盘历史数据缓冲区 | 第43页 |
·历史数据的压缩 | 第43-44页 |
·"微内核"设计的RTDB S的历史数据存储策略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实时数据库系统在红枫湖大桥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 第46-64页 |
·Agilor实时数据库系统核心结构与组成 | 第46-47页 |
·系统设计的要求 | 第47-49页 |
·进行红枫湖大桥监测的必要性 | 第47页 |
·红枫湖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对实时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 第47-48页 |
·具体监测的内容: | 第48-49页 |
·Agilor实时数据库系统在红枫湖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应用 | 第49-57页 |
·红枫湖大桥健康监测系统信息流向 | 第49-50页 |
·实时数据库系统 | 第50-57页 |
·部分功能程序说明: | 第57-61页 |
·系统当前运行状况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